在中國共產黨孟津縣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三要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事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提高基礎教育水平;全面貫徹《義務教育法》,加大公共財政對教育的投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積極發展面向市場的職業教育,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各類人才;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加快發展科技事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廣泛普及科學知識,不斷提高公眾科學素養;樹立“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發展理念,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化,進一步提高科技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四要著力發展文化旅遊業。實施“旅遊興縣”戰略,以河南省規劃建設黃河文化旅遊產業帶為契機,整合沿黃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工程,完善小浪底風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加快西霞院風景區開發建設步伐,加快河清苑、黃河濕地、黃鹿山生態建設,提升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等景點品位,規劃建設小浪底生態旅遊公園和黃河中下游分界線主題公園,形成融山水風光、歷史文化、現代文明、觀光農業、黃河風情為一體的黃河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帶。以漢魏故城遺址保護區和邙山陵墓群保護區開發建設為契機,實現文化、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的互動,豐富旅遊產業的內涵,全力打造黃河中下游生態旅遊目的地,邁入旅遊大縣的行列。

(四)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努力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一要堅持民眾路線。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要堅持黨的民眾路線,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牢記“如果擁有民眾就會擁有一切,如果失去民眾就會失去一切”的道理,把民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人民民眾利益為重,著力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始終保持黨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二要加強社會建設。要以保障民眾基本生活、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城鄉人民生活質量為著力點,更加注重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要堅持每年都實施一批人民民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福民實事”,完善民生建設的長效機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民生領域投資,拓寬民生建設的投入渠道;堅持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大力開展全民創業活動,以創業帶動就業;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城鄉困難民眾社會救助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不斷提高城鄉醫保統籌標準,落實各項惠民惠農政策,持續提升民生改善和保障水平;要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切實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逐步縮小城鄉、行業收入差距;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穩定低生育水平;要高度重視老齡問題,大力發展老年人事業;進一步統籌城鄉各項事業發展,讓人民民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