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三夏”生產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準確把握形勢,切實增強做好“三夏”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去秋今春,我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幹旱。面對嚴重的旱情,全市上下在上級領導的關心、部隊官兵的支援和社會各界的參與下,不等不靠,及早部署,全民發動,儘快行動,把解決民眾臨時性飲水困難問題作為首要任務,把抗旱保苗保春播擺在農業生產的優先位置,把應急工程水源建設作為重要舉措,積極有效地開展了抗旱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旱情帶來的損失。從目前的情況看,小麥普遍籽粒飽滿,整個生產形勢好於預期,有望達到高產麥田能增產、中產麥田保持平、山區麥田少減產的目標。根據現狀測算,全市548.1萬畝小麥,比去年增加14.2萬畝,預計單產384.8公斤,比去年減少9.8公斤,預計總產210.9萬噸。這一好的形勢,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去秋小麥播種基礎好,適時麥面積大。去秋,我市小麥播種抓得早,堅持搶墒播種、無墒抗旱造墒播種,既保證了小麥播種面積,又確保了小麥播種質量。全市適播期小麥達431萬畝,占麥田總面積的78.6%,同比增加30多萬畝。平原主產區小麥播種面積達353.8萬畝,占麥田總面積的64.5%,為奪取夏糧豐收奠定了基礎。二是抗旱保麥促春管政策措施落實好,小麥旱情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旱情發生後,市里第一時間把中央、省財政撥付我市的9450萬元抗旱澆水補助、抗旱服務隊補助和弱苗補助等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縣區,並積極籌集資金3060萬元用於抗旱補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抗旱積極性。並且抗旱條件較好,去年我們提前完成了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及早蓄上了水,為抗旱用水提供了保障。全市508萬畝受旱麥田,冬前抗旱澆水面積達396萬畝,占受旱麥田的78%,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麥旱情,並切實加強分類指導,對大部分無水澆條件的麥田進行了劃鋤、鎮壓和噴施抗旱劑,努力提高抗旱保麥效果。今春,我市抓住小麥返青前的有利時機,突擊麥田澆水、劃鋤、追肥,大大降低了乾旱危害程度。三是今春關鍵時期降水和氣候對小麥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小麥返青期,我市2月26日至3月1日普降雨雪,平均雨量達27.6毫米,長達半年的小麥旱情得到了有效緩解,促進了春季小麥苗情轉化升級、返青生長。小麥起身、拔節階段,氣溫低、回升慢,大大增加了小麥畝穗數和穗粒數。小麥灌漿期,光照充足,無乾熱風影響,加之5月上、中旬,全市又平均降水達69.7毫米,特別是對小麥灌漿成熟、增加千粒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市今年“三夏”生產也還面臨著複雜形勢。一是小麥平均單產有所下降。由於秋、冬、春連旱,小麥苗情長勢較差,加之旱凍疊加,對小麥畝穗數的增加影響很大。同時,我市山丘麥田面積大,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基本是靠天吃飯,嚴重影響了我市小麥均衡增產。二是小麥成熟期比較集中。今年,因嚴重乾旱等因素,整個小麥收穫期有所推遲,後期小麥成熟將比較集中,遭遇“爛場雨”等不利氣候影響的機率增加,並對下茬作物搶時播種帶來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搶收搶種進度,在儘快把成熟的小麥搶到手、真正做到顆粒歸倉的同時,千方百計把夏播作物種足、種好、管好,爭取秋季作物有個好收成,確保全年糧食穩定增產。三是小麥秸稈焚燒屢禁不止。近年來,我市每年都出台小麥禁燒檔案,並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為小麥聯合收割機免費安裝秸稈切碎還田裝置,大力推廣小麥秸稈切碎還田技術。但從去年的情況看,小麥秸稈焚燒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市政府要求,今年要在這個問題上下真功夫、拿硬措施,堅決杜絕秸稈焚燒現象。市里督導組從今天開始到各縣區開展督導,請各縣區按照全市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禁燒專題會議的要求,落實好各項工作措施,配合督導組抓好小麥秸稈禁燒工作。“三夏”生產即將展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立足“早”字、堅持“抗”字、突出“快”字,狠抓“好”字,立即行動,搶收搶種,力爭“三夏”生產首戰告捷,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