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社2024年工作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二、開門辦報,融合發展

這個問題講了多次了,大家聽著都覺得是老生常談。大家不要認為融合發展就是單純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融合發展講的內涵很多。我們生存的社會是一個共同體,生活在現實當中誰也離不開誰,沒有誰也都行。毛主席那么偉大,走了,地球照轉。鄧小平那么偉大,走了,地球還是照轉。但是離開誰都不行,舉個比較淺顯的例子,一個人生活,早上起來要吃,你自己去種菜、耕地嗎?顯然不可能。拿穿的來說,你自己織布、縫紐扣、裁縫嗎?都不可能。這些都是一個共同體、是一個鏈條,生產、加工、銷售、消費,靠哪一個人的力量都不行。所以我們必須開門辦報,借船出海,藉助社會力量融合發展。這個融合發展我的理解就是合作的意思,合作就要有利益,要“有利可圖”,大家誰都不傻,你騙人一次,第二次人家就不和你合作了。同志之間融合,采編之間融合,發行與采編融合,廣告與采編融合,新聞與廣告融合,印刷與經營融合,報媒與其它新媒體融合,日報與晚報融合,報社與社會各部門融合,班子之間融合。我們之間都是平等的,是合作的,是利益共享的,是合作共贏的。我們是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家可以看到,一個班子如果不團結,正職和副職鬧,那肯定兩個都沒前途,不可能說一把手不行把副職提上來,絕對沒有這樣的事情,一個部門是這樣,一個部室也是這樣。只有大家團結共事,才都有前途。這一點在中國尤為顯著,哪個部門不搞團結,那肯定這個部門就連鍋端。希望大家要樹立整體形象,樹立一盤棋的意識。日報和晚報儘管是兩個獨立核算的部門,但我們是一體的;印刷廠是私人的,但在這方面的合作上,和日報、晚報是一體的;跟廣告公司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廣告代理上我們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所以我們要作為一個整體來想問題、思考問題。各方面要互相配合,密切協作,要樹立以新聞帶動廣告的大局意識,實現新聞與廣告的比翼齊飛。廣告這一塊兒是能帶給大家經濟效益的,希望大家多關心、多支持、多用心。

三、鞏固發行,強化經營

發行上,XX年我們做得很不錯。目前《xx日報》發行量達xxxxx份,《白銀晚報》xxxx份。晚報的發行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晚報的發行現在是 “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郵局主渠道發行,另一方面是我們自辦發行,這方面任然是我們的軟肋,我們受制於人,報紙不能按時送到指定的地點。經營上,這方面是我們的短板,大家采編業務都很好,但基本上都沒有經營的意識。大部分同志都是安分守己過日子的思想。如何扭轉我們發行、經營不利的局面?這一年我們雖然想了很多的辦法,雖然從一開始就強調了項目負責人制度。什麼叫項目負責人制度,說白了就是誰提出誰主持實施,誰給報社帶來效益我們就按一定比例獎勵誰。這個工作我們雖然提出來了,但是組織實施的很差,大家都有等待、觀望的態度。今年,明確地說,只要能給報社帶來效益,《xx日報》按項目實際收益的20%獎勵項目負責人;《白銀晚報》按項目實際收益的40%獎勵項目負責人。這個以一年為期,明年根據情況調整。同時再強調一點,這項工作即是有利於報社,又是有利於個人和宣傳的商家,是一舉三利的事情。所以,請大家把這項工作重視起來。或者說有人覺得編報沒意思,想搞這方面的工作,這都行,只要能給報社帶來效益。說到這裡,有的人可能對吳建銘有意見,覺得他既拿著工資,又給自己掙錢,其實大家都沒仔細算這筆賬。40%的提成給他,這裡面他要返還給大家15元的訂報錢,再加上僱傭人的開銷等,他自己能持平都算很不錯了。大家在這方面還是都相互支持、相互理解,誰有好想法、好點子,都可以乾。現在發行上面平川、會寧還沒有人搞,誰有這方面的人選都可以聯繫。所以,大家把這方面的工作都重視一下,做好發行和經營工作。

四、是完善機制,最佳化環境

機制方面:人才、資金是制約我們的瓶頸,機制是困擾我們事業發展的難題。現在我們人、財、物方面都缺,機制更是瓶頸中的瓶頸,難題中的難題。現在的體制我們也只能是目前的這種條件,按照3:3的比例兌現績效,報社一年要拿24萬,再加上風險金十多萬,一年總共要增加三十多萬的支出。這方面,在目前現行的體制上來說,我們都是創新來乾的。現在修訂的新的績效考核制度,就是按照3:3兌現績效,以及新增了風險金,今後我們要不斷完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逐步提高績效考核係數。總的原則就是,幹事的不能吃虧,下苦的人要多得實惠。不乾的你可以不乾,只把工資拿上,但實惠你就得不到。我們有的同志能力很好,但就是不乾;有的同志心存怨氣,心裡不順,認為領導用錯人了,沒有用;有的同志無事可乾,無所事事;有的同志因為不隨心愿,不想幹事;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出勤不出力;有的是身在心不在。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不乾的,我就不用你。道理很簡單,你不乾,我也就不了解你的能力。只有你乾,在乾的過程中,才能暴露你的缺點,同時也才能顯示你的才幹。所以,在這裡我奉勸大家,有想法、有才幹的同志還是好好乾。不了解你,沒有把你這塊鋼用到刀刃上這是我們的失誤,話說回來,如果你這塊剛不善露光芒,那永遠都看不見你,永遠不可能把你用到刀刃上。人的一生很短暫,能在一個崗位,能在一個重要部門乾三五年,都是非常不易的。你在一個部門虛度上三五年,你能有幾個三五年?到那時你回顧起來,就悔之晚矣。拿我自己來說,我XX年是靖遠縣副縣長,可以說有職有權。調整到文聯當副主席,我也有想法、有情緒,沒車坐、沒地方吃飯、沒地方住,連宿舍里打掃衛生用的笤帚單位都不給買。所以自己就想著先買套房子再說。那個時候是“兩張報紙一杯茶,消耗時光看落霞。”一天坐到辦公室,兩張報紙,多的報紙也沒有,然後就往天黑坐。有一天,領導叫我吃飯,批評我說,財庭現在你一天閉門思過呢?本來前面說的兩句詩我再接不上了,這么一說,我就來了詩興,續加了兩句“思過閉門傷往事,塗鴉信手作聯花”。在這種情況下,我也有很多牢騷,後來加上文聯主持一年工作,又調整成別人,在宣布班子的會上我說了些牢騷話,其實這些話也都是些官話,被人告密,在書記要拿我是問,讓我寫檢查的這種情況下,宋書記找我談話說,你這個同志也是在基層成長起來的幹部,基層成長一個縣級幹部不容易,你怎么能破罐子破摔,你胳膊能擰過大腿?寫個檢查啥事情都沒有了,好好工作去。回來之後,我想了想,面對在文聯這種情形,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搞我自己的“五個一工程”。就是出一本書,建立一個部落格,其中還有一條就是發表一篇《白銀賦》。XX年我的《白銀賦》在《光明日報》上發表,可以說我在文聯這幾年時間也沒有虛度。也是因為《白銀賦》,我在文學這個圈子裡混,大家也就認可了。當然我說這些不是說我有多能,我是希望大家借鑑,從中吸取教訓。不管處在怎樣的環境中,自己要發奮努力。環境方面:環境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工作環境、人際環境等等。自然環境,我們十分的不錯,辦公設施,院子綠化,從全市範圍內來講,都屬於一流。但是人際環境這一方面,還有待提高。我們天天講弘揚主鏇律,凝聚正能量。什麼是正能量?正能量不是沒肝沒肺,也不是強顏歡笑,不是弄髒了別人來顯示自己乾淨,而是淚流滿面時懷抱善良,是孤身一人前進的信仰,是破碎以後重建的勇氣。也就是說,要面對困境發奮作為。這就是正能量。要有善良之心,寬容之心,合作共事,團結共事。這方面我們都要加強。要看人的長處,記人的好處,幫人的難處。以寬恕之心向後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同情之心向下看,以感激之心向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