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衛生工作會議講話稿

第三,最佳化公共衛生服務。要堅持預防為主、因病施策,嚴控傳染病疫情,及時處置各類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完善防治結合工作機制,健全重大疾病防治保障機制。要加快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健全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要切實抓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免費婚檢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高服務水平。今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去年的人均35元提高到人均40元,各地要統籌抓好居民健康建檔、健康教育、重點人群保健管理等11項服務的落實,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規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要落實將農村今年新增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全部用於鄉村醫生的政策。要加強專項資金檢查力度,堅決防止專項資金的不當支出,堅決打擊騙取、套取、挪用、濫用專項資金的行為。

第四,做好中醫中藥工作。要按照省衛計委的工作要求,切實加強我市中醫中藥工作,全面啟動新一輪縣級中醫醫院標準化建設,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中藥技術服務,到XX年底,力爭xx%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xx%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xx%以上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要充分挖掘xx中醫中藥傳統資源,振興建昌幫藥業,加強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和盱江醫學流派工作室建設,打造一批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降低民眾醫療負擔。

第五,加強愛國衛生運動。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鞏固xx創衛成果,深入持久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抓好改水改廁、病媒防制、衛生城鎮創建、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健康城市建設等工作,不斷完善社會衛生綜合治理,倡導衛生健康風尚,努力提升民眾文明衛生素質,創造促進健康的良好環境,推動我市愛國衛生運動工作更上新台階。

(三)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各地、各級衛生部門要在讓患者得到更好、更便捷的醫療服務方面想辦法、下功夫,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療服務態度,強化衛生行風建設,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第一,強化舉措,落實惠民便民政策。一要關心弱勢群體。繼續落實“光明·微笑”工程、兒童“兩病”、重性精神病免費救治,尿毒症免費血透以及農村貧困家庭婦女“兩癌”免費手術治療。自今年起,要利用省財政投入資金,提高對貧困家庭愛滋病機會性感染患者救治水平。二要提高服務可及性。通過構建“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診療秩序,引導民眾根據病情需要合理選擇就醫場所,既合理分配醫療衛生優質資源,又為首診在基層的患者開通城市大醫院就診的“綠色通道”。三要推進人性化服務。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推進各項便民惠民服務,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門急診、導診、分診、預約等服務,逐步消除門診服務“三長一短”現象。

第二,完善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要進一步完善醫療機構技術、設備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醫療質量安全、費用控制、財務運行等綜合管理。督促指導各級醫療機構強化等級評審工作,推進業務技能大比武,營造“趕學比超”的學術氛圍,強化內涵建設。深入開展以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民眾滿意為主題的“三好一滿意”活動,推進“平安醫院”創建活動,完善醫療責任保險機制,健全醫療糾紛預防調解機制,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依法行政,健全衛生行業監管。一是推進全行業監管。衛生行政部門要履行職責,實施全行業監督和管理,建立健全醫療機構考核評價體系,研究解決當前醫療機構管理成本過高、服務效率低下、醫療負擔轉嫁到老百姓等突出問題,實現行業監管的有序推進。二是落實衛生依法行政。要開展衛生行政權責清單梳理,整合行政執法職能,提升衛生監督監管、糾錯、震懾作用,細化行政處罰執行標準,完善行政處罰程式,加強衛生法律法規落實情況和衛生工作專項監督檢查,加大打擊非法行醫力度。三是堅持衛生行風建設。管行業必須管行風。要注重醫德醫風教育,引導醫務人員開“良心處方”,做“乾淨醫生”。要切實解決藥品耗材價格虛高、醫務人員收受“回扣”“紅包”、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等突出問題。要及時查處為追求經濟利益的不合理用藥、用材和檢查檢驗行為,嚴肅查處醫療服務中嚴重不負責任或失職瀆職行為,促進依法執業、廉潔行醫。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努力開創衛生工作新局面

衛生工作是惠及百姓的民生事業,是維護社會和諧的重要支撐。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面對衛生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狠抓落實,開創衛生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