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科滲透德育工作現場會領導講話稿

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縣實驗中學召開學科滲透德育工作現場會,主要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切實發揮課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提高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下面,我就加強和改進學科滲透德育工作再談四點意見。

一、堅持育人為本,正確認識學科滲透德育的重要性

加強學科德育滲透是學校實施全員育人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師履行教書育人職責的的一個重要體現,對於改進德育方式,拓展德育途徑,提高德育實效,不斷提高我市德育工作品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之道,德為先,育人是學校工作的根本,沒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就不能保證人的持續健康發展。抓德育和抓教學質量不是對立的兩個方面。衡量一所學校辦學質量的標準不僅要看考試成績,更要看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學與教育不應當是油水分流的兩件事,很難想像一所學校不重視德育,沒有良好的校風和秩序,它的教學質量和升學率會很高,同樣,學生高尚的追求,勤勉的態度,學校良好的校風與學風,則會促進教學成績的提高。就教學抓教學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教育本身就是合諧共進的過程,兩眼只盯成績的課堂,不是良好的課堂,不能促進師生雙方的共同成長。只有使知識教學和道德教育水乳交融,才能真正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學科教學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最經常最有效的途徑,通過學科教學滲透德育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優勢。按照現行中國小教學計畫的規定,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課時數達到1多學時,占學生在校總時數的四分之三以上。從實際情況看,現在學生每天6—8小時直接與教學相聯繫,如果忽視了這最大一塊時間的德育工作,德育為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落實,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將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相反,如果教師自覺地進行德育滲透,就占領了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從學科教師與政治教師、班主任及政工幹部的比例來看,也占四分之三以上,如果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放棄德育滲透,那么加強學校德育也將落空,絕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不抓德育的現象是不可想像的。由此可見,學科教學是學校德育的一個主陣地。

學科滲透德育也是新課改的要求之一。從課程培養目標可見,課程改革培養目標絕大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目標。當前課堂教學提出的三維目標實質上也是針對傳統學科教育的不足而提出來的。傳統的學科教學,只強調知識、技能的目標,忽略了學生成長中最重要的體驗過程。許多學生由於沒有豐富的體驗,難以廣泛地嘗試成功,也缺少了在探索問題的失敗中吸取教訓的機會,導致學生的情感發展、意志發展的不足,學生學到的僅僅是書本上的死知識與應付考試的能力的發展。在落後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感受探索的快樂,也很難理解學習的真正價值。所以,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所增加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恰恰可以滿足學生的需要,也滿足了德育工作的要求,這就使得學科教學與德育工作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學科滲透德育是落實課改精神,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

二、找準薄弱環節,增強學科滲透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學科滲透德育是我們一直在抓的一項常規工作,不少教師已經形成了滲透意識,能主動的進行雙綱備課。但是由於部分行政領導、教師認識不到位,沒有教書育人的意識,當前學科滲透德育工作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革提高。

一是教育評價不恰當。長期以來評價學生、教師、學校教學質量的優劣是以“分數”和“升學率”為標準的,領導的眼光盯在分數上,人為的將德育與教學分割,學校重視的是培養尖子生,用骨幹教師抓升學,單純地就升學抓教育,所有這些做法,使學科教學滲透德育工作舉步維艱。

二是部分教師對教學中滲透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搞好德育滲透,關鍵是領導,基礎是教師。目前,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德育是學校黨支部、德育處、團委的事,是班主任和政治教師的事,與自己關係不大。有些人認為教材已考慮到德育因素,只要按教材進行教學,就是滲透了德育,不需要再去挖掘思想教育的內容,更有人認為數理化的教學內容與德育根本就無法結合。因此,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備課時,更多地是注意學科知識的如何傳授,而忽視了德育的內容和要求,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能自覺地注意知識教學中的德育因素。

三是德育滲透痕跡過於明顯。有的老師確實能主動地進行德育滲透,抓住教材中的教育點和課堂上的契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但是卻沒有把握好分寸,不能有機、有度的進行滲透。有些人甚至是把班會課上要講的內容放在了課堂上,影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甚至讓學生產生了逆反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