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秋季開學工作會議總結講話稿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開學工作會議,也是一個在新學年、在新形勢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理論務虛會。會議務實高效,達到了預定的目的。

會議傳達了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廳“四會”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四會”即第21次全省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全省高校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會議、陝西高校領導幹部培訓會議、高校諮詢會)。四個會議合併召開,壓縮為3天會期,內容充實,貼近實際。為我們切實轉變作風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上午的會議上,何院長總結了暑期工作並安排部署了新學期工作,對下半年的主要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請各單位結合年度目標任務書,認真謀劃,狠抓落實,全面做好下半年工作。

剛才,六個討論小組的代表就討論情況進行了匯報發言。從各組討論和匯報情況看,同志們就學校“五大工程”的內涵建設、校園基本建設、管理體制和機制的進一步最佳化及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請“兩辦”會後進行認真梳理,為下一步學校各項改革提供依據。

本次會議雖然時間較短,但是在理清思路、明確措施、夯實責任、確保落實等方面統一了認識,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礎。

暑假期間,不少部門和教學單位的同志犧牲休息時間,頂烈日、冒酷暑,堅守在工作崗位,付出了辛勞。特別是南校區校園道路改造、各項維修、學科建設、教育教學實習實踐活動、科技工作等各方面都在不懈奮鬥,做出了努力。藉此機會,我代表學校黨政,對同志們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慰問!

下半年工作任務艱巨,各項建設任務繁重,9月份要啟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10月份要召開雙代會,等等,時間緊迫,希望各單位認真研究和部署,提出切實地措施,認真貫徹和落實,扎紮實實做好下半年的各項工作。

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關於“硬指標”與“軟實力”:提高教學質量,彰顯辦學特色

正像大家周知的,更名大學有一些重要的硬指標,所謂大學排名也有一些硬指標。這些硬指標,從某些方面反映了學校的軟實力。但對於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來說,硬指標並不完全等同於軟實力。當前情況下,我們必須加強硬指標的建設和達標,而我這裡所說的軟實力,更多指的是教育教學水平、管理能力和機制、人才培養質量等。因此,省委書記趙正永同志的講話,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啟示:建設高水平大學,必須要克服辦學思路的功利化傾向,克服學科設定同質化傾向,克服管理方式的行政化傾向。思路決定出路,面對學校發展的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要求,我們各級領導幹部都要以更加寬廣的視野把握大勢,以更加清醒的頭腦審視現狀,以更加前瞻的思維謀劃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統一認識,堅定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發展道路。內涵與特色發展是學校的生存之本。新的學年,各有關部門應認真研究、著力推展以下方面的改革與最佳化:

一是著眼社會需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隨著學科結構和發展層次的不斷完善與提升,學科專業結構與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要求的差距進一步顯現,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成為影響學校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發展重點。我們必須要認真調研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打破傳統的按部就班、多多益善的思維定式,重新審視學科專業的可增長性和社會適應性,組織校內外專家學者科學論證,如何鞏固傳統優勢學科,如何並轉甚至停辦非優勢學科專業,如何扶持新興學科和培育交叉學科。要緊密聯繫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緊密聯繫學科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緊密聯繫我校發展定位和發展特色,緊密聯繫我校師資布局和人才結構,著力做好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工作,促進多學科協調發展、交叉融合、相互促進,增強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的科學性、前瞻性和適應性。要通過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將學科專業結構最佳化的優勢,轉化為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的優勢,轉化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勢,轉化為推進科技創新的優勢,轉化為辦學優勢,實現學科的集群發展。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做到人人有方向、人人進團隊、人人有任務、人人有平台、人人有成果。

二是著眼質量保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質量是當前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近幾年本科教學工作質量工程的實施,我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但是面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校人才培養質量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適應勞動力市場結構的變化上仍有不少差距。加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切實增強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是當前我們推進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的關鍵。要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的基礎上,適時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各專業要逐步探索獨具個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和途徑,堅持以XX年新頒布的本科專業目錄以及管理規定為抓手,以人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規律為依據,進一步明確我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標準,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推進產學研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強化人才培養特色,構建既能體現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又有利於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我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