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各位新同學: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XX級本科生、研究生開學典禮。4230名新同學的到來,使我們這座古樸典雅的校園,煥發出更加充沛的青春激情與活力。在這個充滿喜悅和希望的時刻,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兩萬餘名師生員工,對新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祝賀和歡迎!對辛勤養育你們的家長以及培養和關心你們的老師、朋友們表示崇高的致意!

同學們!你們將要學習和生活的校園,誕生於19XX年。當時的中國社會積貧積弱,在開放進取的晉商文化與現代歐美文明的交匯下,一代代農大人秉承“崇學事農,艱苦興校”的辦學精神,建立起了我國高等農業教育的一方重鎮,滋潤了農民的進步、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的繁榮。我校從194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58年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培養了近8萬名各類人才,其中有一大批革命家、政治家、科學家,為山西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座的新同學,都是中學的佼佼者。今年我們在山西省錄取的文科生最低分,要比二本線高出14分;理科生最低分,也要比二本線高出4分。同學們在中學階段勤奮學習,奮勇爭先,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終於進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如今,這么多優秀學子匯聚在一起,為大家的相互學習提供了絕好的機會,每個人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只有繼續刻苦鑽研,才能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大學與中學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我想引用《中庸》中的一句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探求學問的幾個層次,幾個階段。大學的學習超越了中學,這種超越,首先就在博學上。如果要博學,文科生就要主動上圖書館,農大的圖書館藏書有近百萬冊;理科生就要主動走進實驗室,走向田野,去辨識自然萬物。大學學習的關鍵在自學。看書容易,聽課也容易,但在這個過程中能不能看出問題,能不能提出自己的思想,就顯得尤其重要。所以,我希望大家以批判的思維去看書,去辯論,真理越辯越明。我們大力提倡同學們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去實踐。因為知識是學來的,能力是練來的,提高能力只能靠實踐。學校有大量的實驗室,有不少的試驗基地,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多彩,同學們要充分利用,提高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陶冶情操,健全體魄,促進自己全面發展。

今年的新同學,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每個人的家庭、經歷和學習都不相同,同學之間不可能沒有摩擦,老師也不是完人,他們身上也有或多或少的不足,也有處事不妥的時候,同學們要善意地批評指出。孟子說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待人處世的哲學,莫過於與人為善。同學的情誼是世上最純潔的情誼之一,是終身受益的一種寶貴財富。大家從天南地北、五湖四海聚在山西農業大學,是一種緣分,40多人聚在一個班更是一種緣分,4個人、6個人、8個人聚在一個宿舍尤其難得。我們應該特別關心和幫助那些學習或生活有困難的同學。這些同學暫時可能在經濟、學業或生活上是弱者,但他們都是校園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員,他們同樣具有不可限量的未來。

樹木的成長需要陽光雨露,人要成才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當代著名教育家塗又光教授提出一個有趣的“泡菜”理論:無論罈子中泡的是白菜還是蘿蔔,最後的味道,都取決於泡菜水的味道。這告訴我們,大學的文化氛圍決定著學生的素質。我們的學校不在大城市,而在太谷鄉村,在對外交流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但也要看到,大城市誘惑多,易使人變得浮躁,不能專心求學。我們的這座校園,古樸典雅,寧靜清幽,既有清代留存下來的建築“崇聖樓”,又有上世紀20年代建造的“嘉桂科學樓”、“亭蘭圖書館”,還有幾十座30年代建造的別墅式小樓,50年代建造的俄羅斯風格的教學主樓,60年代建造的畜牧樓,70年代建造的理化樓,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建造的一大批教學樓、圖書館、學生餐廳。校園裡有300多種類的樹木,50多種類的鳥獸,處處是綠地,遍地是鮮花,萬物和諧生長。希望每個新同學在這樣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既來之則安之,靜下心來,謀劃未來,逐步讓自己的內心和諧起來,讓自己與同學和諧起來,讓自己與整個校園和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