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弘揚延安精神專題發言稿

要關注民眾需求,維護民眾權益,說民眾想說的話、辦民眾想辦的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敏銳感知民眾冷熱,關心民眾訴求,通過不斷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提升民眾的幸福感和回屬感等多種方式,解決企業職工最迫切、最現實的困難和題目。我們不能為官一任只斟酌如何滿足自己的私利,只圖自己方便享受而不顧民眾的利益,不顧黨紀國法的束縛。只有自己的境地高了,沒有私心雜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具體而言,就是要增強聯繫、團結、服務民眾的能力;就是要善於聽取不同聲音、聚集民智、聚集民力;就是要在制度框架內尊重民眾的主體地位。

三、堅持正確的民眾觀,就要聆聽民眾意見、了解真實情況

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層,在實際工作中“看聞問切”,從民眾中了解情況、汲取營養,發掘民眾中隱躲的聰明,避免“閉門造車”、“唱獨腳戲”,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舉措,把民眾的創造吸收到檔案、講話、文章中來,使我們的思想和舉措符合實際情況,能夠解決實際題目。要做“明眼人”、“有心人”,努力獲得那些在辦公室難以聽到、不容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況。既要解剖麻雀,也要了解全局;既要聽順耳話,也要聽逆耳言;既要到工作先進的地方往總結經驗,也要到困難較多、情況複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往研究解決題目。黨員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應當率先垂範,把民眾利益放在第一名,始終與民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真正做到講實話、乾實事、敢作為、勇擔當,言必信、行必果,清正、清廉、清明。

有人說我們堅持過去的傳統,很多是左的東西,是只反右不反左。我們堅持按黨中央的決定、決議和主導思想來辨別是非,堅持正確方向。今年的《炎黃春秋》雜誌第四期上有一篇文章“四千老幹部對黨史的一次民主評議”,是北大一位教授郭道暉寫的,他當年參加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討論的記錄和簡報整理等工作,他把當年中直機關組討論中一些同志對毛澤東同志的不滿意見和評價發表出來,並說“他們‘違心’地接受了最後通過的正式決議”,而正式決議“只是根據領導和主持起草的少數人的判斷作出決定”的,就這樣否定了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的“歷史決議”。我們認為黨內有那些看法,特別是一些挨過整的同志有些不滿情緒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在會上說出來說明這次討論是發揚了民主,是能暢所欲言的。後來鄧小平同志在會上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有過幾次講話,我們記得此前黃克誠同志也有過一次重要的講話,受到歡迎,大家接受了他們的正確主張,因此十一屆六中全會上“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獲得一致通過。而“炎黃春秋”上的這篇文章並沒有舉出這些發表不滿意見的同志不接受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的事實,輕易地做出否定這個決議的結論是錯誤的。對於不符合黨的決議的這些言論我們應該表明態度,就是不贊成這種說法,我們只能堅持黨的決議的基本精神。

基層黨員弘揚延安精神專題發言稿篇3

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黨,也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促進自身成長,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而促進中國夢的快速實現。為此我結合自身生活和工作,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

一、 始終堅持艱苦奮鬥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延安精神最核心的內容,是延安精神的最集中體現。艱苦奮鬥既是一種思想和精神境界,也是一種生活作風和工作作風。面對生活和工作,我們要不怕苦,要積極進取,敢於奮鬥、敢於拼搏。中國仍處於並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沒有不繼續艱苦奮鬥的理由,即使以後發展起來、富強起來了,我們仍然不能丟掉艱苦奮鬥的精神。中國的教育事業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繼續堅持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枯燥的,如果我們沒有這種精神,我們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就不能很好地為學生服務,就很難為教育事業作出貢獻。只要不怕苦、不怕累 ,踏實奮進,才能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應盡的力量。

二、 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對於我們黨員教師,為人民服務就是要時刻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加強和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切實維護學生利益和學校利益。要儘可能多地深入學生群體,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認真調查研究學情,傾聽學生的心聲,關心學生、幫助學生,使他們不但學到知識、掌握技能,而且儘快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與時俱進就是解放思想,只要與時俱進才能開拓創新,有所發展。我們黨員教師要解放思想,深入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結合自身教學情況,向優秀黨員和教師學習、交流,全面提高自身水平,為祖國培養新時代的棟樑之才。

四、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活的靈魂,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精髓。無論是堅持艱苦奮鬥、與時俱進,還是堅持為人民服務都必須堅持都要靠實事求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黨員、教師只有堅持了實事求是,才能不脫離民眾、不脫離實際,才能把教育真正搞好,才能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五、堅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

勤儉節約、艱苦樸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雖然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國家並不富裕,人均水平還很低。所以依然有必要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黨員要起到帶頭作用,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不要鋪張浪費和超前消費,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長期堅持,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同

時也要教導孩子們勤儉節約,不要隨意浪費紙張,教育他們保護環境、愛護森林。

六、堅持真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

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與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民眾是我黨必須始終堅持的三大優良作風。批評是為了團結和進步,自我批評是對自己的剖析和反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能夠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水平,培養良好的心態,促進自身不斷完善提高。我們要時時刻刻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不論是生活問題還是工作問題,都要用心的反省。只有經常的深入反省,並且不斷改進,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在教學中,也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批評和自我批評,教育孩子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只有如此真正、徹底地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學生更加茁壯地成長。

總之,通過這次“弘揚延安精神大討論活動”,我在思想深處進行了認真的反思,決心從自身做起,從當下做起,真抓實幹,改進工作,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