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書的故事(發言稿)

緋聞女作家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這話我在國小時就刻骨銘心的體會到了。

但今天坐在這個台上內心依然還是有點小激動!所以感謝領導給我一次激動的機會,也感謝在座的各位老師願意給我一個激動的空間。

自從學校實施“讀書論壇”這一偉大創舉後,的確給我們多年的乏味的開會形式平添了許多生動與活波。讓我們越來越有主人感、責任感——原來會議可以這樣開地!

陸陸續續聽了同行們的“讀書感言”,讓我自慚形穢,老實說自從為人妻、為人母后,我就與名著之流再也擦不出往日的火花了。家裡的那些藏書早就灰塵滿面了,我也以種種藉口疏於打掃。

可是今天既然被這一活動形式推到了這個平台,良心告訴我:寧可實話實說也不可隨便在網上複製一篇來愚弄在座的各位。所以思索了許久,我確定:談談自己的讀書故事吧。

說到我與書的淵源不能不提到我的曾祖父,聽父親講,曾祖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頭腦靈活,他就把他培養成一位生意人;二兒子政治敏銳,他就把他培養成一位仕途之人;三兒子即是我爺爺,喜歡讀書,他就把他培養成一位純粹的讀書人。可見曾祖父是吃透了偉大教育家孔子那句話:“因材施教”。

但我爺爺特別的迂腐,孟子的那句:“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在我爺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奶奶活著時曾講過這樣一個生動的事例:大躍進的年代裡,我們家窮的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充飢的了,看看幾個可憐的孩子,我奶奶生平第一次做了有悖大家閨秀出身的她所不齒之事——去偷生產隊的麥子!那一晚老天爺也動了惻隱之心,舊社會出身的小腳女人愣是沒有被看護人發現,首獲成功,我奶奶也萬分激動,感激老天爺悲天憐人,不讓她一家老小餓死。當奶奶正在家裡準備烤麥穗之時,我爺爺帶著生產隊的一幫人馬及時趕到,人贓俱在,我奶奶無法抵賴,看著生產隊長一臉得意的笑,看著我爺爺一臉正義的表情,我奶奶對爺爺那份感情從此跌入谷底。奶奶說爺爺去世時她沒有掉一滴淚!

如今奶奶也去世好幾年了,對於那個時代的瘋狂我也不好細作評價。

但不管怎樣,我要感謝爺爺,是他愛讀書的習慣影響了父親,父親又影響了我!

但在過去的硬式教育制度下,不要說父親認為學生不可以讀小數之流,即便是我們的老師也認為那是毒草,所以我們只有讀課本,讀作文選。

父親怕他讀的小說被我看到,都藏到了奶奶家裡。我那時暗笑父親的自作聰明,要知道對我來說:奶奶家壓根就沒有秘密!所以我每次大掃蕩之後,奶奶都及時幫我清理現場,一次也沒有被父親發覺!在這裡,我要感謝奶奶對我的疼愛!仁厚的地母呀,願奶奶在地下安息!

第一次接觸的課外小說是《白話聊齋》,蒲松齡筆下的一個個狐仙鬼怪的故事看得我是既膽戰心驚又愛不釋手。第二次接觸的古籍是《三國演義》、《水滸傳》,不過那半白半文的內容讓只有國小水平的我很快就沒了興致。但我還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原來古人把“喝茶”叫做“吃茶”,我為這一發現很是興奮。年少無知的我,決定要在老師同學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新發現!所以在一次作文課的時候,我拐了幾個彎終於把“吃茶”一詞,巧妙地運用到作文里,萬分焦灼的期待下一次作文課的來臨,我甚至都想到了老師要表揚我的辭彙以及同學那萬分崇拜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