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書的故事(發言稿)

終於,又一個周五來臨了!作文課上,我既緊張又興奮,老師開始作文點評,好容易熬到點我的名字,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了,終於要表揚我了!我暗想。但我做夢也不會想到望穿秋水的期待,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難堪的抨擊與不屑:“xx同學的作文竟然用‘吃茶’?!真是可笑!!。。。。。。”老師那嘲諷的話語,同學那刺耳的笑聲,把我那顆年少而敏感的心,徹底擊碎!我面紅耳赤,羞愧的伏在座位上,任自己淚流滿面。

從此我的語文課遭遇滑鐵盧!但也就在那一刻,倔強而又自尊的我暗暗發誓:如果有一天我做老師,絕不用這種言語暴力來對學生那顆好奇而敏感的心!用孤陋寡聞來證明自己的淺薄!

從國小到中學我的語文一直平平,再寫作文純屬虛構。直到初三那年,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值得我尊重的語文老師,他不修邊幅,課堂隨便,無論哪位學生與他爭論,他都笑臉相迎。旁徵博引,直到我們心服口服。我也從那時起愛上了語文。在他的引導下閱讀了很多作品,作文也有很大的提高。這件事也使我深刻懂得:學好語文,非得大量閱讀不可!

不過,閱讀是個慢活,人和人之間的差別,無論閱讀與否,是很難在一兩年內看出來的。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周圍的同事或以前的同學,絕大多數,一參加工作,閱讀也就終止了。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閱讀呢?也許最深層次的是看不到閱讀的回報。但要收穫,總得先耕耘的。我認為閱讀活動決定於這三個因素:目標+環境+習慣

興趣與欲望是達成目標的動力。有個方法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或目標,那就是利用周末空閒時間去逛書店,可別小瞧那隨便的翻閱,只要你能堅持定會有收穫。

其次關於環境,環境真的很重要,對於初步閱讀者更是如此。比如客廳的沙發、夜晚的床上,有條件的可以去書吧、閱覽室等。出差時打發時光,閱讀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再講習慣,習慣養成的初期是非常痛苦的,也是很容易放棄的,所以萬不可衝動,上來就啃名著!在我眼裡,名著好比鮑魚燕窩之類的高級營養品,平民百姓是消費不起的而且容易消化不良的,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讀一些短小精悍的甚至是幽默搞笑的。千萬不要被古人的“學海無涯苦作舟”所誤導,閱讀是件快樂的事。

作為父母、老師給孩子讀書更不要帶有任何的功利性,老是暗示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你考試作文得高分做準備!這樣的結果適得其反,反而讓孩子失去了閱讀的興趣。而是要讓孩子明白閱讀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是生活中一個自然的部分。

當然我最鄙視的是那些純粹在書本里尋求些感官刺激或者拾人牙慧用來裝飾自己的門面,更有甚者斷章取意拿一些無聊之詞用於攻擊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嘴尖牙利”。

書籍就像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把蒙昧的我們解脫出來,閱讀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朋友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讓我慢慢養成閱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