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三、處理好微觀操作與把握巨觀趨勢的關係

企業是微觀經濟主體。作為一個具有戰略眼光和戰略思維的企業家,不僅要善於搞好企業的生產經營,而且要積極關注巨觀政策動向,以及對產業、對企業發展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我縣陶瓷業面臨許多難得的機遇:比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刺激農村市場對陶瓷產品形成持續的需求力,特別是西部廣闊的農村市場購買力,對我縣陶瓷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長期利好的政策。比如,國家從今年起對實木地板開徵5%的消費稅,抑制木地板消費,變相的在鼓勵陶瓷消費,因為從保護生態的角度講,陶瓷是一種環保產品。又比如,油價的不斷上漲制約了廣東等地企業的發展空間,我縣陶瓷企業的發展前景進一步看好。而油價的不斷上漲受到了很多政策因素、政治因素的制約,如我國與國際油價的接軌,大國之間的能源爭奪,這些都將會使油價居高不下。還比如,華東台資企業保持穩健態勢並欲向西部擴張,而廣東佛山、山東淄博、福建晉江陶瓷企業迫於能源、資源和環境的壓力正處於調整期,我縣建陶業正處於新一輪蓬勃發展的機遇期。

我縣陶瓷業也面臨一些嚴峻的挑戰:比如,國家正在推動煤、電、油、氣的價格聯動,天然氣相對較低的價格也會隨著其它能源價格的上漲而漲價。又如,國家、省、市在“xxx”規劃中都明確提出,工業企業能耗比要下降20%以上,企業如果不注重節能降耗增效,今後的發展將受到剛性的制約。再如,電力直購電試點政策中明確規定,支持的企業條件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國家環保要求,企業優勢和效益明顯,用電量較大的企業,這對我縣享受該政策的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如,國家進一步加大了環保工作力度。從今年起,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對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績考核,這對我縣很多企業都是嚴峻的挑戰。縣委、縣政府將加快企業資產重組步伐,促進企業強強聯合,做少企業個數,做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四、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關係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資產已不單單只是企業家個人的財產,更是一種社會財富,企業家應該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注重創造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目前,我縣陶瓷產業集群與新型工業化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從經濟效益上看,一是產品附加值總體較低,產品銷售價格偏低,全國陶瓷年產量約30億平方米,銷售收入1000億元,平均每平方米30多元,而我縣陶瓷年產量實際達3億平方米以上,實際銷售收入48億元,平均每平方米16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我縣陶瓷業還處於價值鏈中低端。在價值鏈中,生產處於低端,研發和銷售才是價值鏈的高端。目前,我縣陶瓷產業集群企業的經營活動主要集中於生產領域,在研發、專業銷售利潤空間較大的環節獲利較少,本地專業化銷售公司和龐大的行銷隊伍尚未真正形成,研發、生產、銷售尚未實現從“橄欖型”向“啞鈴型”轉變,因而在區域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

從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上看,一是稅收貢獻率低,從統計數據看,去年我縣建陶業銷售收入達28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的70%,但稅收僅5000多萬元,僅占銷售收入的2%,占全縣稅收總額的25%。二是單位能耗產值低。據測算,我縣陶瓷業每方氣的贏利臨界能耗比為1:8,但據XX年統計,高於1:8的企業僅2家,低於1:5的企業達到15家。從今年的行情看,幾乎是每個企業都是贏利的,而相當一部分企業贏利水平在20%左右,因此,實際每方氣的產值比應在1:10以上。三是社會性投入低。一些企業賺了錢,但捨不得在污染治理上、在提高職工福利待遇上、在參與社會事業上加大投入。作為一個負責的企業家,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應該統籌兼顧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