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企業質量管理現場會的講話

(三)建立企業質量信息檔案,加強企業誠信質量工作。對全縣企業建立電子質量信息檔案,跟蹤錄入,動態管理。要引導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引導企業採用先進工藝嚴格標準生產,重視質量檢測,加強工藝控制,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建立質量保證體系。鼓勵企業開展質量認證工作,完善質量檢測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提高產品質量檢測能力,擴大產品質量檢驗覆蓋範圍。大力推進質量動態管理,構建覆蓋全面、數據準確的全縣企業質量檔案庫,運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分析質量動態。有針對性的提出質量改進措施。

(四)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是加強食品生產源頭監管,提倡科學種養,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畫”,提高縣域農產品“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率。二是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嚴格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基本實現全縣189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涉及到的28類產品的qs市場準入。三是加強市場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特別是要加強對重點市場、超市、大型餐飲業、賓館、學校、幼稚園食品質量的監管。

(五)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推進全縣農業產業化建設。一是結合我縣菜、魚、畜、果、茶、藥等特色產業,在積極實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基礎上,補充制定具有長陽特色的地方標準,初步建立我縣優勢農產品的標準體系。二是開展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三是加強無公害綠色食品認證和長陽特色農產品名牌工作,啟動長陽特色農產品原產地域保護工作。四是推進優質農產品區域化種植(養殖)的標準化生產,提高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覆蓋率。五是建立滿足全縣農產品生產需要的農業標準化信息庫,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監督體系,建立全縣農業標準化的實施和推廣體系。

(六)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違法犯罪活動,以食品、農資、建材、特種設備為重點,廣泛開展監督檢查、專項整治和執法打假活動,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淨化市場,最佳化投資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採取得力措施,確保質量管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加強政策引導和綜合扶持。政策引導:一是實施技術革新提高產品質量。堅持“扶優扶強”的原則,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增強技術含量,促進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達到更高水平。二是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強化對投資項目的經營規模和技術水平的政策約束。三是實施精品名牌戰略,鼓勵企業多生產優質產品,大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創國家、省名牌產品。激勵措施:一是設立全縣質量管理基金,對質量管理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二是對以提高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為目標的企業在技術改造、科技公關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上制定激勵政策。

(二)加強企業基礎工作,嚴格內部質量管理。企業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增強競爭意識、風險意識和法制意識,苦練內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要堅持企業經營者對質量的負責制;要大力加強企業技術基礎工作;要積極採用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

(三)增強全民質量意識,提高勞動者素質。在全縣加強質量法制教育,增強質量法治意識,督促企業切實履行法定的質量義務,依法生產經營,引導消費者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加強對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的質量管理知識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要動員全社會廣大人民民眾參與質量管理活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重視質量工作的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