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培訓演講材料:學習師德規範,弘揚教師美德

規範的第四條是“嚴謹治學。樹立優良學風,刻苦研究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這一條是我們本職工作的核心所在。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是每個人一輩子不可懈怠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打鐵首先自身硬的道理。業務的過硬是教師的立身之本。青年教師大學畢業,由學生轉為教師,需要一段時間轉變角色,需要一段時間去學習和積累教育教學的知識和方法。中老年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不斷充電。因而樹立良好學風,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們都有力不從心的地方,都遇到過這樣那樣的難題,都需要有知識的支撐。古人云“學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列寧號召我們學習學習再學習。這就告訴我們“學不可以已”,要終生學習,不斷進取。但我們同時也知道,人們都有惰性,勤奮學習需有克制自己的毅力。這些道理無須多說,關鍵是如何做。當前整個社會上泛濫著浮躁,很少有人潛心治學,往往得過且過,不求進取,缺乏成大器的膽略、勇氣和耐力。我們要成為受人尊重的教師,成為學識淵博的學問家,成為有獨特風格的教育家,不付出艱辛的努力是萬萬不行的,我們要志存高遠,成功自我,從現在起,就要抓緊點點滴滴的時間加強自身建設,進修本職工作所需的知識,自覺地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萬不可追慕參與庸俗的事情,以致流逝了大好時光,落得個萬事成磋砣的悲劇。學習是艱苦的勞動,但學習也是最幸福的事情,當我們學有所進,學有所得,學有所成的時候,那種幸福感是任何人也無法享用的。讓我們大興學習之風,大興科研之風,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青年人向老教師學習豐富的經驗,老教師向青年教師學習最前沿的知識,[蓮 山~課 件]共同開拓新的知識領域,共同開創xx一高的美好前景,在建設一高強大教師隊伍的進程中各顯身手,在推動一高教育教學大發展的進程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要有科研意識,要立志成為有作為的教育家,我們所了解的教育大家都是在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人,他們的成功都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探索,善於總結,勤於積累的人,我們只知道他們是了不起的大家,但很少注意他們成功路上所付出的代價。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大家,只是我們缺乏作大家的志氣和耐力,我們既然能脫穎而出考上大學,我們就有能力脫穎而出成為教育上的佼佼者,日復一日的重複勞動,湮沒了我們的才智,無所用心的工作耗費了我們的大好時光,回想起來多么可惜。我們應當警醒,從現在就一改無所作為的狀態,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及時地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積澱自己的學術研究,記錄下我們的科研成果,不要單為晉稱職而臨時拼湊,靠投機的方法弄上幾篇應付的論文,要始終瞄準一個目標,那就是儘自己的力量完善自我,向大家看齊。

規範的第五條是“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教育教學工作不單靠教師的個體勞動,還要靠全體教師的團結協作。學校是一個戰鬥的集體,年級是一個戰鬥的集體,各學科是一個戰鬥的集體,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相互尊重,和諧相處,互相補台。“文人相輕”是教育界的一大弊端,俗話說“是龍都有三分水”,人們各有所短,也各有所長,要多看到他人的長處,少指責別人的缺點。要取他人之長,補自己所短,從內心深處尊重同志,實事上尊重他人的人自然受到他人的尊重,詆毀他人提高自己的人往往成為孤家寡人。要講團結,首先就要尊重同志,成人之美。這需有寬廣的胸懷,有容人之量,心胸狹隘的人往往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能與同志打成一片,離群索居,游離於集體之外。當然講團結不是一團和氣,不是拉拉扯扯,搞小集團,拉幫派。那種表面上所謂的團結,往往隱藏著庸俗低劣的東西,時間長了,那些所謂的朋友就會分崩離析,在一些利益得不到平衡的時候,往往反目成仇。我們說講團結,要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蓮 山~課件]建立在共同事業的基礎上,它是君子之交,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風浪的考驗,用真誠講團結的人會享受到團結協作所帶來的快樂。

第六條:“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繫,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針,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主動地與家長取得聯繫,有利於對學生的教育,這是大家熟知的道理,在與家長的經常溝通中,便於了解學生的情況,便於有針對性地開導學生,同時,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也可以宣傳我們的學校,宣傳我們的教育理念和工作導向,取得他們的支持和配合,消除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隔閡。近年來,社會上對一高中多有非議,這與我們跟學生家長聯繫不到位有 關,外界一些捕風捉影的東西形成了對一高中的不良輿論,對我們的工作極其不利,這值得我們引起重視。在與家長聯繫的時候,要全面介紹學生情況,不要等學生犯了錯,再通知家長,讓他們分擔學生的錯誤,使家長對學校望而生畏。當然學生家長的思想水平也不盡一致,我們可能也遇到過一些不太通情的家長,這時我們不應與之對抗,要以理服人,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