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在心中文明伴我行演講稿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讓安全文明一直陪伴著我們。以下是小編整理了安全文明伴我行演講稿,供你參考。

安全文明伴我行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做子女的,年少時就應當學會尊敬師長,親愛同學,學習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節。

那么,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觀念。

在我們的校園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比如:下課鈴聲響後,有些男孩兒便橫衝直撞地跑出教室,和其他同學大聲說笑,有時還說出一兩句髒話。還有的同學,可能因為一點口角紛爭而不依不饒,甚至拳腳相加。這些不好的風氣大家一定要制止、杜絕。

有些同學認為要好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可真難。其實,從許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體現出來:在撞到別人時的一聲“對不起”;得到幫助時的一聲“謝謝”;在和他人告別時的一聲“再見”。只不過這些小事微不足道罷了。

文明禮儀不在於嘴上功夫,而是在於真真正正的實踐。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諦。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做文明禮儀的小主人,讓我們的校園失去粗言,充滿歡聲笑語,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中萬紫千紅的盛開吧!

有時,一句誠實、有禮貌的語言可平息一場不愉快的爭吵;一句粗野污穢的話可導致一場軒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是這個道理。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我們做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每個人都要學會使用文雅樸實、健康向上的語言,用文明語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正體現新世紀小學生優秀的精神風貌。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安全文明伴我行演講稿篇二

文明,是一個全世界都注重的話題。

我國自古以來就號稱文明古國,重禮教、講文明行為不僅是一個人心靈文明程度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徵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行為是為人的標誌、律己的規範、交往的準則。文明行為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

我們的校園中,總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在學校,經常能聽到同學們出口成“髒”;總是能看到被隨手扔在地上的紙屑;打過學校上課預備鈴後,有的同學還在嘰嘰喳喳,甚至高聲喧譁;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有的同學卻在左顧右盼,竊竊私語等。以上的種種現象,不僅嚴重的違反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而且破壞了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環境。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行為。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當你滿口髒話罵人時,你是否知道別人的感受;當我們看到乾淨,整潔的校園時,你是否看到同學們付出的汗水,當我們在教室里嘰嘰喳喳的時候,你是否知道老師上課的辛苦,當我們在升旗儀式的時候,竊竊私語,你是否想到,這面五星紅旗是多少革命先輩的鮮血染紅的。這時,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你尊重別人嗎?那么,你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嗎?

千百年來行為之風傳承至今,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行為習慣的光輝。

曾經有位記者在採訪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時問道:“您是在哪所大學中獲得重要知識的?”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卻說:“幼稚園。”這個人一下子愣住了,接著問:“您在幼稚園學到了哪些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科學家回答說:“我學會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學習用具擺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午飯後不奔跑;做錯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細觀察大自然 ……”。誰也沒想到,在我們平時看起來最平常的行為習慣,卻成就了這輝煌的事業,這位獲獎者的一席話是多么的耐人尋味啊!

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

我們多數同學經過老師的指導、自身的努力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遇到師長、來賓,主動敬禮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靠右行走,保障暢通;參加活動井然有序……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就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收穫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髒話;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學習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我們不斷探索,求知。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學做文明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擯棄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讓文明行為習慣永伴我行!

安全文明伴我行演講稿篇三

“美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都應該必須具備的基本品德,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不僅要有這種品德意識,更重要的是要付之於行動上面。在這裡,我想將我所遇到的事情,與各同學進行交流,談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記得在一次放學的路上,我背著書包沿路行走回家,當時正是放學高峰,人來人往,絡驛不絕。

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一聲聲悅耳的笛聲,那笛聲宛轉悠揚,時而平緩,時而起伏,於是,我順著那笛聲的方向尋找,終於讓我找到了笛聲的發源地。這一找著實讓我吃驚不小,出現在眼前的場景使我的內心很震撼,原來那個吹笛之人是位瞎子叔叔,在他的周圍有許多人在聽,人們都邊聽邊把錢放在了地下的盤子裡面,都在紛紛伸出緩助之手,都在對一位殘疾人進行幫助。

儘管這位叔叔是一個殘疾人,但他並不是一味的向別人索取,而是憑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同時也能帶給大家美好的音樂,使大家共同分享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難道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你聽,他吹出的笛聲是那么動聽,是那么的悅耳,你看,他的表情和吹笛的動作是那么的認真和專注,這不禁使我對這位殘疾叔叔產生了敬佩之意,真是身殘志不殘啊!於是,我把這幾天存的零花錢全部都送給了瞎子叔叔,真心誠意的表達我一點點心意,也算是我對殘疾人一點微不足道的幫助吧!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還要回家做作業,我背著書包慢慢地離開了那叫人心痛的場景,耳邊那悠美動聽的笛聲也隨著我遠去的腳步,越來越小,越來越遠,直到被大街上十分喧鬧的聲音所淹沒。

經歷過這件事情之後,我內心感悟了很多,殘疾人他們雖然是弱視群體,到他們並沒有為自身殘疾而自暴自棄,而是頑強的、堅強的活著,愉快的度過他們的每一天。而我們做為正常人,為什麼不好好把握住每一天的到來,不努力、不奮鬥、不好好學習呢?連殘疾人都能做到很多很多,做為我們正常人還有什麼理由做不到呢?

我們的整個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大家庭的每一份子,是不是應該去了解弱者,去幫助弱者,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和困難,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盡一份微薄之力去相互幫助且互相團結,我深信,大家庭的每位成員都會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只有這樣我們的整個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