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家長會發言稿範文

二是辦學質量的提升。這一年來,學校的學生獲得了可喜的成績。

初一年段學生參加數學希望杯競賽,送市評全國獎全縣5人,四中就有3人。泰寧縣優秀共青團員2個。5人次獲現場作文比賽獎,世界水周徵文獲獎4人次。

其次,我說說日常怎樣管理我們的孩子。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學校的作息時間。早晨,7:30分鐘早讀。下午,2:30開始上課。你可以計算一下我們的孩子應該幾點從家裡出發從合適呢?不要太早,算好在7:10-25分鐘左右到校即可。太早了,孩子們會在路上多逗留,嬉戲,容易出問題,特別是有一些學生早早來是為了抄襲作業。中午放學是11:40,算算什麼時候應該回來,沒有及時回來,就要孩子說明理由。傍晚,學生幾點該回家?

回家後,你的孩子是怎樣學習的,有沒有做作業?做到幾點?有沒有什麼反常行為?有,就要及時與科任老師和班主任聯繫。

還有,你對孩子活動的管理。具體就是對電視機和電子玩具、電腦、手機的管理態度。我說一下這幾種東西對學生的影響:

電視扼殺了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電視是個好東西。它把各種資訊,以實時、形象、動態的方式呈現,還提供了許多知識、娛樂、影劇。但是,過度商業化和不受制約的我國電視節目,光怪陸離無所不有,先別說許多節目對幼兒少兒身心有害,就算是健康的、為兒童提供的節目,兒童獨自觀看,沒有家長和他交流,必然無法激發他對眼前收看的內容進行思考,這樣即使知識增加,智慧卻沒有提升。看電視和平面閱讀的最大不同在於:電視的直觀影像、炫目的光色和刺激性或感性的音響,通過感官直接傳達、直接接受,結果是遏制了收看者的想像空間。不像閱讀,可以激發人的想像和思考,通過對語言和它所傳達的思想的再三咀嚼、理解、思考、領悟,從而提高智慧、加強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些能力對於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十分重要。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不讓孩子看電視,而是家長必須付出一些時間和心思,和孩子一同討論,選擇一些適合的節目,然後一同觀看,並針對節目內容展開討論。在這同時,還得花些時間和孩子一同閱讀。如果你說:“我沒時間啊!”那么,是不是允許我也說一句:那你幹嘛要擁有“父母”這個神聖的身份?

電子玩具玩扼殺了孩子的美好心靈和成長空間

和電視不同,電玩既不傳達資訊,也不提供故事性的影視,純粹是“玩”。“玩”是兒童的天性,玩遊戲就是幼兒的生活,也是幼兒的學習。但是“電玩”的“玩”,只能說是消遣,而玩的後果,卻是破壞學習。

請別告訴我說:“在電玩中攻克一道道難關,可以提高機智,訓練膽識啊!”拜託!這是電玩開發商的廣告詞,不該由家長來說。

日本大學腦神經專家森昭雄博士長期持續研究大腦前額葉的功能,他通過多層次的研究發現:從頭皮上可以測得大腦的前額葉的腦波,從而窺探到前額葉神經元的活動。經過反覆的測試,他證明了兒童在打電玩時,前額葉的活動明顯地降低,沉迷電玩的兒童往往變得偏執衝動、精神渙散、缺乏創造力。這種結果,可能導致“早發性痴呆”。換另一種說法:電玩會削弱兒童的潛能,而越早沉迷電玩的兒童,問題越發嚴重。由於前額葉機能降低,使到人的理性、道德心及羞恥心缺失,於是所作所為全憑直覺,這也就是美國以及一些國家採用電玩來訓練軍人,削弱軍人的理性和同理心,這樣才會在戰場上不問是非黑白展開殺戮,了解了這種情況,對於美國士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老是爆發非人性及不道德的可恥行為,也就毫不奇怪了。

不過,我的意思也不是讓孩子脫離現實,目前電玩風氣瀰漫,各種遊戲機無處不在,不讓孩子接觸,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好奇。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嘗試,但應淺嘗輒止,讓孩子體驗一下,然後迅速地將興趣引向窺探大自然的奧秘或科幻世界,讓他們找到更有意義,更有想像空間的興趣活動,這樣就不必再擔心陷入電玩世界了。

電腦是很好的學習工具,但使用不當也成大害

電腦和遊戲機不同,它在資訊處理、檢索和存儲能力上的強大功能,使它成為很好的學習和工作的工具,加上網際網路的功能以後,它成了資訊傳遞、演示和瀏覽的平台。未來的學校其實就在電腦的各個平台上,課本和工具書、參考書、閱讀資料都在電腦,寫作業和交作業在電腦,甚至上課和做科學實驗也在電腦,所以,電腦將是孩子們最密切的學習夥伴。

然而,電腦也有了和遊戲機一樣的功能——遊戲;也有和手機一樣的功能——聊天。這就使它成為一個多面體:它能夠給孩子們帶來百利的同時,也能帶來不止一害。孩子們好奇、好玩、好談天,結果,沉迷於電腦遊戲和浪費時間在網路聊天的孩子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