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學期校長講話

幻想,追求無所謂高低貴賤。人生誰沒有過理想、沒有過幻想?不管理想、幻想能否實現,生活不能沒有目標,不能沒有追求。

下面我重點強調一下新學期的工作打算和具體要求:

一、  統一思想,明確方向。

我校的辦學思想是:以人為本,為師生終生幸福奠基;教育理念是:用思想鑄就有品牌的教育、用激情鑄就有生命的教育、用文

化鑄就有靈魂的教育,實現“以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的理想”; 治校方略是:堅持“人才強校、人心聚校、制度治校、過程理

校”;工作方針是:堅持育德育能、和諧發展、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工作目標是:培養與造就學習型、科研型、智

慧型、幸福型的教師,努力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  讓每位教職員工寬心、舒心、慧心、明心、悅心,使優秀成為習慣;讓每一

位教職員工做到心中有位置、身上有責任、肩上有擔子、工作有內容;讓每一位師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形成人人發展、

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持續發展的局面,共鑄十二中的輝煌。要實現以上目標,就需要我們每個十二中人始終都有個人與團隊共

存的發展目標;始終都有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傳承中創新,在超越中繼承的意識;始終都有責任到位、開拓創新的恆心;始

終都有能吃苦、能容人的胸懷;始終都有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心態;始終都

有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大事要從小事抓起、小事要當成大事去抓的工作態度;始終都有以品德服人 、以誠信待人、以平

等對人、以業務服人、 以服務感人、 以公正評人、以情感動人,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勞動、尊重學生創造的職業操守。讓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深入血脈,讓規則內化為行為,行為升華為習慣,習慣積澱為文化。我們每個十二中人要堅信:

只有一流的教師,才能培養出一流的學生,創出一流的教育質量,辦出一流的學校!!

二、  同心協力,共創輝煌。

思想統一後,面對這前所未有的教育大好形勢,面對我校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每個十二中人都應因應形勢、不辱使命、回報期

待、不負重託,全面履行職責,切實尊重教育規律,真正踐行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

教學方面,每位教師一定要在轉變教學方式下功夫,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出成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僅是社會家長的關切,

更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我們要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這就要求教學

幹部要真正“沉下去”,深入課堂、深入教師、深入學生,更好的發揮引導作用;教師要真正做到:學高為師,情至於善,理達

於通;身正為范,躬身為教,許身孺子。這學期我們要繼續推進高效課堂改革,各學科教師要做到不做講師做導師,要明確哪些

該講哪些不該講,要把握講的時機,要堅決剎住以講代學、一講到底的風氣,要經常反思自己有多少話能說到學生的心坎處。關

於課堂改革,楊局長有一句話非常具有指導性,那就是:我們搞的課堂改革,不是說今天學洋思,明天學杜朗口,後天學重慶的

龔雄飛。我們學洋思、學杜郎口是學習他們的規律、本質、方法,而不是形式。今天因時間關係,關於課堂改革我先不作具體要

求,主管教學的敬輝馬上會召開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做具體要求。

德育方面,我們必須認真思考教育的真諦,反思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學生的心靈世界,讓教育成為教育,讓教育回歸教育。楊局

長在全市教育行政會上說過“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農業和工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工業可以是快節奏、大容量、批量生產,

而農業則有季節、有時令、有成長規律。“教育是藝術而不是科學”。藝術和科學的最大不同是,科學可以“複製”,而藝術不

可“複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周期長、見效慢的事業,是一項等待的藝術,需要持久的關注和優雅地等待

。人就像樹葉一樣,世界上沒有任何兩片葉子是完全一樣的。我們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有深刻的觀照與

提升。要牽住教育規律的“牛鼻子”,不急於求成,不功利浮躁。成長規律是教育的最大規律。從身體發育方面講,青少年的成

長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睡眠時間不足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在生理上,會導致智力發育緩慢;在行為上,會使孩子脾氣

暴躁、情緒低落;在學習上,則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這就要求我們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留給學生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