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校長會講話稿

2.要公平公正。這裡包含兩層意思。①學生進校門要公平公正。高中要嚴格按照計畫來錄取,中國小要嚴格按照就近入學原則來錄取,儘量減少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其實,對我們大家來說,手中越是自主權小,壓力也更小。②對校內的每個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以家長的情況而對學生厚此薄彼,不要因為學生家長是名人、政要、富商,而高看一眼厚待三分。在老師眼中,每個學生應該都是一樣的。同時,也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差異而區別對待,學校老師不要輕易對學生下結論,尤其是差生的結論。學生可塑性很強,學生的成長關鍵在教育引導,老師應該本著有教無類的態度,努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3.要提升教學質量。每一所學校都要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主要任務來抓。校長要接地氣,帶頭學習、帶頭講課,帶頭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儘可能地開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著力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儘管上級有相關的硬性指標,但我還是希望縣教育局能進一步完善對各個學校教學質量的科學評估體系,各個學校也要完善對各個任課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辦法。學校要開展“兩個假如”的討論,教師們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想一想假如你是家長、假如你是學生,對學校教學有什麼建議和想法,反思我們目前的教育教學存在哪些不足,然後來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以我們的實際作為贏得尊重,池淮鎮政府設定專項資金對教學質量提升的學校進行獎勵的做法也值得大家借鑑。

(二)做一名老師擁護的校長

老師是我們學校,尤其是校長的依靠力量。儘管我們每一所學校教師隊伍結構不一樣,但是,我始終認為,一個學校的發展必須依靠現有老師,要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校長尤為關鍵。我個人認為,一個成功的校長至少要讓每一個老師時刻感受到“三個有”:

1.要有歸屬感。一個人在一個單位是不是有歸屬感很重要。這直接關係到他能否安心工作,關係到他能否全身心投入工作,尤其是我們一些學校地處偏遠,而我們的老師又大多都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外地教師。初來乍到,人地兩生,如果再在單位里找不到歸屬感,就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就容易想東想西,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會有調離的想法。為什麼這些年有那么多的年輕老師想調走,有的甚至剛來一兩年就想走。我想,除了部分確實有家庭等實際原因之外,與一些老師在單位找不到歸屬感是有直接關係的。所以,作為校長要主動去關心。根據年輕人的特點去組織一些針對性的活動。比如,組織集體備課、教學探討、聯誼活動等,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縣教育局提出建教師驛站的想法就很好。同時,還要發揮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校長要主動與年輕老師談心談話,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真實想法,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使他們安心工作。同時,要營造相對寬鬆的環境,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的人際關係要簡單化、純潔化,只有擺脫複雜的人際關係的困擾,才能在業務上專心,工作上用心,事業上盡心,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每個教師的聰明才智。

2.要有成就感。我個人認為,教師隊伍既好管又難管。所謂好管,教師隊伍還是相對純潔的,只要工作上受到尊重,付出的努力得到認可,工作苦點累點他們還是沒有怨言的。反之,一些學校領導如果搞親親疏疏,拉幫結夥,做事不公平,幹得多、幹得好的得不到認同,那么就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整個隊伍就沒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所以,我希望全縣各位校長大力提倡四種精神:奉獻的精神、進取的精神、求實的精神、創新的精神;帶頭做到:忠誠、奉獻、正直、向上,事業為先,愛生如子;堅持做到“三不”,即小恩小惠不要,封官許願不乾,拉拉扯扯不搞;樹立四種意識:責任意識、實幹意識、團隊意識、標桿意識。我們的校長要帶頭拒絕庸俗,抖掉身上的俗氣,營造純潔的氛圍。現在從上到下都在抓作風建設,希望我們各個學校也能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學校之間、學校內部領導之間、校領導和一般教師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都不要搞相互請客吃喝,不要搞拉拉扯扯,校長要帶頭遠離牌局,遠離庸俗之風,追求高尚生活,教育局要加強這個方面的檢查,查到的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3.要有規範的制度管人管事。制度建設對任何一個單位都很重要,好的制度能使壞人變好,壞的制度會使好人變壞。我們每個學校都要制訂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從而少一些主觀臆斷,少一些親親疏疏。有制度在先,對事不對人,誰也不為難。為此,希望縣教育局加強學校管理制度建設的指導和督促。最近,縣裡也在制定規範教師管理的相關政策,主要內容包括凡進必考;凡申請調離開化的,在開化服務要滿5年,且原則上只照顧分居夫妻;縣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原則上不從學校選調人員等等。有了這些規定之後,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我想大家都會少一些為難,同時也希望各個學校在教師分班、職稱評定上也制定相關的制度,少一些麻煩,多一些精力放在教育教學上,不負民眾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