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前演講

今天是語文課。我也想說說語文。

語文是中華民族國語的基礎,是咱們學會文字表達的東西,也是咱們認識世界、面向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我想起了魯迅先生,他是上世紀國中國文化的旗手。面臨貧窮落後的祖國,他立志報國,遠渡東洋求醫。學成回國後,他發明:中國落後的原因不是疾病,而是文化的落後,他棄醫從文,拿起筆桿子,發表許多雜文隨感,抨擊暗中落後,喚醒了大眾。

我想起了毛澤東,在抗日戰役勝利後到重慶與蔣介石談判,期間發表一首聞名的詩篇:《沁園春.雪》,讓蔣介石大怒,匯集許多騷人編詩,要搶占鰲頭,卻一敗塗地。毛澤東以鼓舞感動文字,點撥江山,奪患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對於語文的進修,也有一個認知的過程。開始我認為語文不用學,誰不會說中國話?在進修中,我開始認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我在語文課中,不僅學到了撰著、閱覽、分析,好學到了許多道理。我愛語文課了!

同學們:讓咱們學好語文,感受到語言的魅力,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吧!

國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說,必須讓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語文又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在這四種能力中,"說"則是一種最主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古人云:"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他們以精妙絕倫的言語力破群雄的故事至今傳頌不絕.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少學生面對一兩個人會說,甚至會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面對比較多的人或於大庭廣眾時,他們就"噤若寒蟬","三緘其口"了.

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魅力,受歡迎的人,應該成為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目標之一.而課前三分鐘演講就是一種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很好訓練方式,它也是人類交流思想,闡述觀點,傳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對於演講,國中階段的教材中少有涉及,只是在九年級上第二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中有一個演講的主題.也只是就演講提供了幾個主題(微笑面對失敗,善待他人,學會合作),對於寫好演講稿也只是短短兩三百字的介紹,至於具體怎么演講,則是一字未提.而在具體的課文設定上,很少有可供學生參考和學習的演講稿,以前聞一多先生的《最後一次演講》也從國中教材中消失了.這不能不說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遺憾.不過幸運的是,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是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裡所說的"課程"不一定是某篇既定的"課文",也不一定是某本特定的"教材",它是教材,教師,學生,環境四因素的整合. 師生都是課程資源的創作者和開發者.在這種理論前提下,我們完全可以放開手腳,自己開發課程資源,進行語文教學活動.

為了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達到"新課標"提出的八條階段性目標,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具體做法

1, 確定演講內容.課前三分鐘演講一般採取了即興演講和非即興演講相結合的形式.即興演講的內容由所有學生學期開始時討論確定話題,然後形成話題庫,演講前由學生抽籤決定演講話題.非即興演講的內容則是在演講前一個星期告之.演講內容根據學段的不同而不同,如初一階段推薦話題偏重於記敘性文體:"童年拾趣","我生命中最值得感謝的人","最令人感動的故事","推薦一本好書"等.初二年級偏向議論型,鑑賞型,如"答記者問","經典電影配音","原創作品品評","中外優秀詩會展播","心靈漫步" ,"話題辯論"等. 初三年級則會配合中考複習,如"誠信", "成功與失敗", "挺起胸膛走路","講究效率就是延長生命","享受每一天""換個角度看問題"等.為了讓學生關注時事,加強對世界的了解,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還會安排一些專題性演講.如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我們在第一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有關抗震救災的專題演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