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不良行為集中整治行動啟動儀式上的講話

我們願不願意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一個有良好行為規範和文明守紀的人,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好!同學們都能夠屏棄陋習,憧憬理想,嚮往成功。在這裡,老師就告訴大家取得成功的秘訣。

請大家往上看,主席台兩邊橫幅標語寫的是什麼?請大家大聲地念出來!對,同學們,習慣決定命運!高尚鑄就成功!人的習慣和品質決定著人的一生!一個在學生時代沒有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嚴謹治學的學習習慣的人,將是生活暗淡,人生慘澹的人,將是一事無成的人。同學們,我們離成功到底有多遠?全腦思維教育中心研究員李世傑說:"我們離成功有多遠?只有三步--知道!做到!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有了一身好習慣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有了一身壞習慣的孩子會讓人一生都不能放心,甚至不得安寧。好習慣使人成功,壞的習慣害人一生。

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以"21世紀的希望和威脅"為主題,就人類面臨的大問題進行研討。會議期間,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白髮蒼蒼的獲獎者回答:"是在幼稚園。"提問者愣住了,又問:"您在幼稚園學到些什麼呢?"科學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這段對話是耐人尋味的。從幼稚園學到的基礎的東西,直到老年時還記憶猶新,可見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這說明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時時處處都在起作用。

還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位沒有繼承人的富豪死後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遠房的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這名接受遺產的乞丐立即身價一變,成了百萬富翁。新聞記者便來採訪這名幸運的乞丐:"你繼承了遺產之後,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乞丐回答說:"我要買一隻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後出去討飯時方便一些。"可見,習慣對我們有著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的效率,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一個壞習慣使你喪失了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使你走向成功。

北京某企業招工,報酬豐厚,要求嚴格。一些高學歷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幾乎就要如願以償了。最後一關是總經理面試。總經理說:"我有點急事,你們等我10分鐘。"總經理走後,滿志的年輕人們圍住總經理的大辦公桌,那翻看檔案,我看來信,沒一人閒著。10分鐘後,總經理回來了,宣布說:"面試結束,很遺憾,你們都沒有被錄取。"年輕人大驚大惑:"面試還沒開始呢!"總經理說:"我不在期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本公司不能錄取隨便翻閱別人東西的人。"年輕人全傻了,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一常識,更談不上習慣養成。這不告訴我們習慣決定命運嗎?

20世紀60年代,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遊了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當時幾十個太空人在培訓,為什麼加加林能脫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偶然事件。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參觀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節,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感動了他。羅廖夫說:"我只有把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於他良好的習慣。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

義大利著名女教育家蒙台梭利認為,三歲決定一生。3~12歲是一個人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在我看來,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兒童成長是由四塊基石決定的,即自信、興趣、習慣、能力。自信產生興趣,興趣養成習慣,習慣化為能力,而核心是人格。

曾經有人作過對148名傑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的關係研究,發現他們之所以成為傑出青年,良好習慣與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原因。幾乎在148名傑出青年的調研同時,1994年第4期《少年兒童研究》雜誌刊登了一篇極有震撼力的調研報告,即辜其穗和鄭文甫寫的《悲劇從少年開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調查》。該報告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