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思考人文教育比賽演講稿

我們看看古代的中國,也就是鴉片戰爭以前的中國。之後的,當然就是近代中國了。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把古代中國叫做文明古國,還有禮儀之邦,有的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當然,國外的學者也是這樣評價古代的中國的。為什麼呢?因為古代的中國一切都是由封建倫理思想控制的。既然就講倫理關係,當然就得有規矩了。規矩多了,禮節就很多了,特別是儒家的繁冗的禮節更是在當時的社會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這也是作為一個專制國家統治的必要手段罷了。再加上中國的特色:以農業為主,思想的單一化,這裡指的思想是先秦以後的思想。還有官辦教育與私學教育的人文化加強,這一切都組成了中國古代是以人文主義文明為特點,而科技文明根本就沒有發展過什麼。他們創造的是一種單一的封建精神文明。統治者根本就不在乎科技的進步。因為他們不嘗到科技進步後給他們的好處,只是要人民納稅。好的專制者遇到壞的年成就要農民交少的稅,這就是所謂的仁政了。

所以,大部分農民為了交上稅之後有自己的餘糧便開始越來越改進生產工具。當然,這個在中國是非常少見的,古籍上也沒有什麼多的記載。因為中國的人民種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的"天",即所謂的年成。而我們的統治者不管這些,私辦教育也不交農民怎么樣去種地,而是教一些社會倫理道德知識,這正與統治者的心是一致的。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儘管各種私學,學術流派林立,但是基本上都是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利益,沒有考慮到廣大的勞動人民。儒、法、道等學術流派都是如此。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墨家。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他的出身是士,是個木匠,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工人階級。因此,他在傳道的時候除了注重倫理道德上的傳道外,還教自己的弟子們從事勞動的技能。我自己看了一本叫做《墨子與中國文化》的書,據上面所 ,墨者基本上都是苦行者,因為墨家中的有一條就是節用。顧名思意,即節約。這個也正是現在中國所正在提倡的。在這裡我們有必要說一下墨家。他是戰國時期的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以創始人的姓命名的學術流派。兼愛、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攻、非樂、非命、明鬼、天治是他的十大主張。其中兼愛是他的思想的靈魂。學者對他的思想有著很多不同的評價,多數是讚揚他的優良品格。墨者來自社會的不同階級,而且有著嚴密的組織和最嚴格的紀律,是一個半軍事化的政治團體。因為墨家主張的非攻體現了這樣一種對國家防禦的思想,這也再次體現了他兼愛的思想,可以說他是古代最早的和平主義者。他和他的弟子們曾經制止過幾個君主攻打別國的政策,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讚揚。同時,我們要說的是他的教育同樣是以科技為主。我們可以看到在墨子的著作中有關於中國最早的邏輯學知識。因為當時為了有強有力的和對手,特別是和儒家辯論,墨家們開始尋找一種辯學的理論知識。後來這個就是中國最早的邏輯學。直到近代學者開始意識到邏輯學的重要性才開始發展墨家的這個思想。另外還有幾何學、力學、光學等方面的理論以及實踐知識和中國最早的科學實驗。其中的一個就是針空成象,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實驗說明了光的直線傳播,可以想一下,我們的先人在XX多e年前就已經開始做這項工作了。只可惜,墨家到了秦之後,便中絕了。這個不能不說是中國科技歷史上的悲劇。具體的原因,學者們也有很多種的猜想,我們在這裡就不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