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榮譽感演講稿

在和諧中創建班級文化

和諧的音樂使人妙不可言,和諧的山水使人心曠神怡,和諧在班集體建設中意味著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諧的班級是一種理想的班級。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無論是學生的精神文化,還是班級的物質文化,都呼喚著一種和諧,呼喚著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環境的和諧。和諧的班氛圍自然會帶來良好的班級文化。

如何讓班集體和諧發展,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建設班級的交往文化。

班集體中人與人的關係主要包括:學生與學生的關係、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學生與班幹部的關係。正確處理好這三種關係,使之和諧發展是形成良好班集體精神文化的關鍵。

(一)密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

班集體是一個大家庭,成員眾多。在這樣的大家庭里,由於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行為方式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同,都極易產生矛盾,出現摩擦,甚至產生正面衝突,發生吵架、打架的現象。因此,我首先在思想上給學生植根一種理念。在班級的牆報上,我赫然寫下“與人為善、與鄰為伴、吐故納新、自強不息”16個字,以時時提醒學生,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其次,在班集體活動中充分發揮小組的合力,例如班級的優秀小組評選活動,就要求組內各個成員都要為小組榮譽而努力。這樣,強大的凝固力使學生之間和諧相處,班集體也形成了一種團結向上的氛圍。

(二)用寬容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親其師,信其教”,和諧的師生關係所產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我們要有新的教育理念,要學會尊重學生。在我的班集體裡,我努力建設“尊而不怕,親而不俗”的師生關係。作為班主任的我始終以“先學做人、後學求知”來教育學生,公平、公正、微笑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要始終認為我們的學生人人可成才,並且每個人本身就是才,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長處。我們要用微笑的臉與他們溝通,用鼓勵的眼神去激勵他們。我覺得那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模式,更有利於學生接受。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我就堅持每天給學生寫心靈小語,並且把自己寫的內容給相應的學生看。要求學生讀書,每天早自習之前我都會認真地站在講台前看教育名著,學生受到我的影響,也陶醉在書海中。學生和我的關係無比融洽,我對他們的教育也容易被他們接受,因此班級文化建設也向著更好的軌道前進著。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我的愛》。

此時,站在這裡的我,很激動,也很緊張,因為平凡的我,總是擔心自己無法用最美麗的語言表達我最真的愛。但正因為我平凡,我才能更真地發現生活中的感動;正因為我平凡,我才能用最誠摯的心去愛我的家——XX級6班。

在我心目中,班級就是我第二個溫暖的家。

記得不久前的九月,帶父母的期盼、帶著雀躍的心情,我走進了日照市實驗中學。走進班級,迎接我的是班主任——孔老師那張和藹的笑容,還有同學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那笑容猶如一道陽光,照亮了我忐忑不安的心扉。從那時起,我就決定把我青春的愛和熱情,獻給我夢想起飛的新起點—-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