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演講稿2篇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某年級某班的某某,今天能夠站在這裡,感到十分的榮幸,心情十分的激動。下面針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學習”談談我的看法。

告別了國小那無拘無束的生活,來到了某某學校這個充滿陽光、溫馨和諧的大家庭,在這裡我理解了怎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學習。某校長教導我們:“所謂自我管理,說白了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凡是不能讓老師督促著做,老師只不過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指路明燈,關鍵要靠自己辨別方向,路就在自己腳下,要看我們怎樣走、怎樣選擇。”所以,我們要自己的事自己做,相信自己是命運的主宰。

我們還要學會自我教育,像我們這個年齡,初步具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要時刻約束自己,不做違反校規校紀的事,更不要做不到德的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如何培養我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呢?首先要培養我們的學習興趣。歷代為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位出色的老師能讓我們對他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既需要他具有淵博的知識、風趣的語言、豐富的表情;更需要我們對學習充滿興趣、對知識充滿渴望,心靈上感激老師,從而喜歡這門學科,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知識。其次,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自主學習並不是讓我們放任自流的學習。在學習中,老師安排的任務,我們要自己研究、去探討,不懂得東西要主動去問,培養我們循序漸進提高成績的能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我們要在這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里尊敬老師、愛護家園、團結互助、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讓成功之花在自主的土壤里盛開,讓成功的清泉在自主的泉眼裡噴涌,讓成功的山鷹在自主的藍天中翱翔,讓我們擁有自主,擁抱成功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自我管理演講稿(2):

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完整人格培養、個性充分發展,是21世紀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和共同趨向。實行素質教育,創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培育學生完整人格,這是班主任肩上責無旁貸的重任。我認為,班主任在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僅靠一個或幾個教師嚴格管理,關鍵是要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使每個國小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學生自我管理的意義。所謂“國小生自我管理”是指國小生自己主動採取的用來控制和協調班集體、小組、個人以及各種環境、物質因素的行為。它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1、實行國小生自我管理是班集體教學的基本要求。自從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提出”班級授課制”的集體教學形式以來,世界各國的各類教學活動基本上都採用了這一形式。集體教學的優點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處是難以顧及到集體中每一位成員的具體情況。自我管理是國小生自我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彌補了集體教學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可以說,班集體教學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國小生的自我管理。數十名學生組成的一個班級,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師幾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取得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導全班的每一位同學,發揚主人翁精神,個個都成為班集體管理工作的積極參與者,班集體方可能成為健康完整的有機體。2、引導國小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們自我教育的能力。從根本上說,兒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內外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引導國小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內部因素髮揮積極作用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中接受教育。3、引導自我管理,可以培養兒童獨立的個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著無比深廣的含義。怎樣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備現代化的、合理的智慧型結構,還應該具備獨立完善的個性的人才。“獨立”不僅指不依賴父母,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書本,具有開拓創新的思維能力。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地實行自我管理,有利於兒童認識自我,了解他人,明確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為培養“社會化”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