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鑄師魂演講稿

首先,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不僅是國家對教師規定的法律責任和義務,而且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思想基礎。有人說:“教育是一個培養人才的產業,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的確,教師的肩上一頭挑著民族的希望和未來,一頭挑著億萬家庭的幸福和前途。要完成這一重任,不僅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才能,更取決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獻身。

其次,獻身教育、愛崗敬業是教師履行其職業道德的前提。愛崗敬業是整個教師職業道德法規體系的核心。一個教師只有具備愛崗敬業、獻身教育的情感和精神,才能油然而生對祖國、對社會、對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自覺擔負起教書育人的崇高職責,才能勤奮學習、鑽研業務,才能對學生滿腔熱情、誨人不倦,才能嚴於律己、為人師表,才能關心集體、團結協作。

再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是師德的核心內容。它是一種德、一種善。它要求教師把從事教育事業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和拓展,將心血、智慧澆注到學生的心靈,使他們成為真正的人才;要求教師無怨無悔地守著一方淨土,執著一份恬淡,奉上一片愛心;要求教師安於平凡、耐住寂寞,樂於奉獻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單調中,於平凡中孕育出偉大與崇高。因為我們的事業,只有靠我們今天辛勤的工作,才能有明天的發展和後天的超越;而我們自身也同樣需要奉獻,因為我們平凡的生命,只有在奉獻中才能得到升華和完善。

第二、熱愛學生是師德的基本內容。師愛是平凡而偉大的,是教師發自內心的熱情,是一種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有人說:“教師是船長,於浪谷潮尖、急流險灘導航掌舵,將年輕的水手送往希望的大海、成才的彼岸。”“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或許就是對師愛最好的闡釋吧。

學生是教師工作和服務的對象,熱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條件,是師德對每一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師素養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一種品質,也是教育藝術的基礎。一位優秀教師的魅力,絕不僅僅來自他淵博的知識和翩翩的儀表,主要來自於他對學生無私的愛。愛學生、尊重學生,學生才會親近你、相信你,願意接受你的教育。教育是一門學問,愛也是一門學問。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要能愛、博愛和善愛。因此,作為教師,要愛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要愛他們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中的每一點進步。只有以德立教的愛,才能動人、感人、育人。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表現,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因此,熱愛學生是教師師德修養的核心內容。xx總理在第21個教師節時說,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愛心。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此有著深刻的體會。

熱愛學生,教師就必須具備“五心”:

1、無私奉獻的摯愛之心。無私奉獻是一種神聖的精神,它像冰山雪蓮,潔白無暇;像滿山紅杜鵑,情暖人間。現實生活中,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是受到學生乃至全社會的尊重與信賴:江蘇吳江的殷雪梅老師為了保護過馬路學生的安全,不顧個人安危喪身車輪之下,江蘇十萬民眾淚眼漣漣自發地為她送行,人們對她的尊重之情可見一斑。當然,我並不是提倡為學生犧牲生命,但是,教師只要時時刻刻心中有學生,並情願為學生付出一切來“投之以桃”,學生定會“報之以李”。只有當學生真心“跟著老師走”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才算真正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