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鑄師魂演講稿

2、尊重信任的真誠之心。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可見,尊重、信任學生是一名好教師的必備條件。有人說過,“被尊重、被信任是一種幸福……而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種本能……”國中學生更不例外。因為,尊重和信任使學生樹立了自信心,有了自尊心,從而使學生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有了不斷向上的動力。所以,尊重、信任是教育學生成人、成材的重要條件。

3、嚴而有度的民主之心。經常修枝剪葉的樹才能茁壯成長。作為“園丁”的教師,應當嚴格要求學生,經常為他們“修枝剪葉”,才能使這些“小樹”茁壯成長。所謂嚴格要求學生就是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絲毫不能放鬆,不能因其事小或年紀小而姑息,要防微杜漸,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一旦提出,就要不折不扣、堅持不渝地引導與督促學生做到。

4、寬容忍耐的理解之心。寬容忍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教育學生的一劑良藥。經驗告訴我們,一味的批評、懲罰是教育上的大忌,它會使學生從良心的責備中解脫出來,把學生推向教育的另一端。事實上,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教育應賦予學生寬鬆的發展空間,教師應從人性關懷的角度出發,以寬容、忍耐的心去理解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以多元的價值觀評價學生。

5、人格崇高的自律之心。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首先應該具備優秀的人文精神。現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古今文化的繼承發展,要求教師具備很高的人文素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其次,教師勞動的示範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表率。《論語》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師自身魅力在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一斑。再者,學生的模仿能力特彆強,教師一言一行會像照鏡子一樣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教師只有具備崇高的人格,嚴格自律,為人師表,才能確立在教育中的地位。

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要想對得起這個令人自豪的稱謂,我們必須具有愛心,一顆愛事業的心,一顆愛學生的心,一顆愛學校的心。讓我們用愛心去鑄造崇高的師魂、譜寫教育的新篇章吧!

以上就是本人對師愛的理解,一孔之見,難免偏頗之處,願聆聽和接受各位領導和同仁的賜教。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