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黨員先進事跡——團學幹部演講

沈浩對小崗村的熱愛是真摯的,他心心念念著老百姓的生活是否安定、富足。看到86歲的邱世蘭老人用的拐杖老舊,他連夜托人從省城帶來一根新的親自送到老人家中;五保戶韓慶江突然發病,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錢,送他去搶救;關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殘疾,他逢年過節都要送去慰問金和年貨。

就是因為這樣切身的關懷,在沈浩三年任職即將期滿之際,小崗村98位村民以小崗村傳統的方式,將一份摁滿98個紅手印的請願書遞上了省委,請求省委同意沈浩同志再乾三年。三年,說長不長,但說短也不短。之前的三年,因為沈浩的堅持,他將自己已經90歲的年邁母親送到了兄弟家,將自己還不到十歲的年幼女兒送到老家念寄宿學校——三年、整整三年,他沒有盡過一次為人子、為人父的責任,這對任何一個中年男人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但是這一次,沈浩面對98個仿佛千斤重的紅手印,他看到了老百姓殷切的期盼。他選擇留下來,再為這片土地奉獻三年。

XX年11月6日,由於長年的奔波勞累,體力早已嚴重透支的沈浩積勞成疾,因心臟病發倒在了他為之奮鬥了六年的崗位上。在他離開的第二天,小崗村民自發地為他們敬愛的沈浩同志摁下了第四次紅手印——這一次,他們將永遠的留住沈浩同志,將他的骨灰安葬在這他摯愛的地方。沈浩曾經說過:只要小崗需要我,我願意永遠留在小崗。只是沒想到,一語成讖。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沈浩無疑是優秀的。在個人與集體的選擇中,他毅然將小家的利益放在了大家的利益之後。在任六年,沈浩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幹事創業,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在廣大幹部民眾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他是國家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兒子。我們,將把他永遠銘記!

5、“舟曲之子”——王偉

(國際貿易學院分團委學生會宣傳部金揚希)

古往今來,無數的敢於承擔和敢于堅守責任者,為人類、為社會、 為我們譜寫了壯麗的篇章。他們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接下來讓我們將鏡頭切回過去,探尋他們的事跡。

回望XX年,那是個多災之年,至今傷痛猶在,舟曲土石流給我們留下了沉甸甸的記憶。在最危急的時刻,困境中的百姓總是能見到那一抹軍綠色。XX年8月7日晚11時20分,雷電、暴雨籠罩著舟曲縣城,27歲的王偉正在單位值班,不敢一個人住在家的妻子當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偉立即向中隊領導匯報雨情,準備應對突發事件。集合哨響起,73名武警戰士帶上雨披和應急燈開始清點人數。集合完畢不久,營房開始晃動……

11時48分,王偉帶領25名官兵冒雨沖入土石流現場。天像裂開了口子,雨水砸在王偉臉上,周圍一片漆黑,即使打開應急燈,能見度也不足5米。扶著倒塌的碎石,憑藉著記憶與呼救聲,王偉與救援隊戰士搜尋著生存者。沒有任何工具,王偉和救援官兵徒手掀開瓦礫,他與戰友營救20多個小時,讓23條生命逃離了死神的威脅,不幸的是,而自己懷孕2個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卻不幸遇難,被渾濁的土石流無情吞噬。

王偉,27歲,陝西省大荔縣埝橋鄉游斜村人,武警甘肅總隊 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隊 舟曲縣中隊副中隊長。

王偉和戰友們救人的地方離他家還不到500米,可他不但沒有時間回家看看,而且顧不上接聽妻子打給他的最後一個電話。救援期間,王偉強忍著悲痛,和戰友們一直堅持戰鬥在任務最繁重、最危險的地方,為搶救出更多的遇險民眾,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贏得了時間。舟曲人民民眾都親切地稱他為“舟曲之子”。王偉感動了警營,也感動了社會,他的事跡被新聞媒體廣泛報導,武警甘肅省總隊把王偉的事跡作為深入持久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