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添光彩演講稿

文:安徽省臨泉一中高一語文組 沈學玲 演講:高一十八班 劉淑婉

在黃淮海平原的南端,有這樣一個受傷的城市,一個備受爭議的地方,每年的夏天她都要做著同一件事情----排洪,只為下游的南京等大城市能繁華如初、平安如斯,為這她的萬畝良田瞬間成為澤國,無數普通百姓一年來的汗水和付出,一年來的守望和期待都無聲無息的在洪水中消失殆盡。她曾落淚,曾委屈,可卻不想說些什麼,她堅強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努力為自己土地上的百姓謀一方安寧。這個默默付出,默默忍受世人誤解的城市,就是我最愛的家鄉---阜陽!

這個我生活了15年的城市,我是那樣的愛她!不論我身在何方,當有人問我是哪裡人,我都會驕傲的大聲的告訴他:我是阜陽人!我以自己是阜陽人為榮,為生在阜陽為榮,為自己能為家鄉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為榮!

是的,我愛我的家鄉。深愛著我家鄉9775平方公里中的每一寸土地,以及這974萬人口中的每一個平凡的阜陽人。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上孕育的阜陽人勤勞、樸實而又充滿智慧,為了生活自強不息。

是的,我愛我的家鄉。雖然她不是每一個地方都那么富裕,但每一塊土地都被辛勤的汗水浸潤過;雖然不是每一條街道都平整,但每一個青苔的痕印我都記在心間,因為這裡的一切,屬於生我育我的家鄉。

是的,我愛我的家鄉。這皖北大地上一簇耀眼的星光,這黃淮平原上一朵璀璨的奇葩,是小小的我不能用語言所表達的,但是我會竭儘自己的才能,用真誠最質樸的語言勾勒出我最愛的家鄉的點點滴滴。

翻開那已經泛黃的歷史書籍,你會發現,從古至今她都是一個包容的地方。在古代,我的家鄉阜陽地處淮河流域,北依中原,西接荊楚,南望吳越,東臨齊魯,這兒是六國交界之地,也是文化、經濟相互融合的地方,這裡孕育了“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主張和“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世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文化。歷經歲月長河的洗禮,她依舊是一個東西經濟交流的重要地方,也是南北文化碰撞的美麗沃土。只是,在每一次中國大開發的熱潮中,她都處於被遺忘的角落,無人問津,也順其自然。她慢慢的按著自己的步伐行走,低調又安靜,隱忍又倔強。外地人也許看慣了我們阜陽人風風火火激情四射的奔波,習慣了我們阜陽人慷慨激昂的話語和周密細緻的策劃,卻不知道她一直擁有這樣最原始最真誠的純樸和堅韌,以及那份永不妥協的固執和那份永不服輸的堅守。

走在阜陽的大街小巷,你會被她那獨特的文化魅力所深深吸引----

你看,那坐在牆角曬著太陽的白髮老人,正在將一個個神話傳說栩栩如生的用泥土捏出來,那些在歲月里漸行漸遠的千古英雄和紅顏美人,在老藝人的巧手之下又重新變成活生生的歷史。當你看到這些彩塑的時候,你仿佛能聽到他們在說話,那巧笑倩兮的眼神,那瞠目束髮的怒氣,那白衣勝雪的柔情,是任時光如何流逝都帶不走的。

還有那在妙齡女子手間巧妙穿梭的細軟柳條,隨著她的想像,她的一顰一笑,漸漸的變成了一件件巧奪天工的工藝品;還有那在紅紙間來回行走的剪刀,不一會兒一幅或纖巧秀麗或粗壯渾厚的剪紙就出現在人們的手中;還有那厚大勁道的枕頭饃,只有純樸厚道的家鄉人才能做到,那一揉一蒸間是對生活最美好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