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際與口才:學會表達見解,切莫惹火燒身

有水平沒水平的人,有知識沒知識的人,見過世面沒見過世面的人,都愛如此。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喜歡議論,看了一部電影,我們喜歡評論,有什麼與我們利益相關的事,我們更是馬不停蹄地說個沒完沒了,如果有人請教我們,我們更當仁不讓地說三道四。有時我們偏執到不知安危得失地只圖嘴巴說得快活,卻給自己惹來禍患。這種例子歷史上舉不勝舉。可是人們不管這些,一有說話的機會(或者一爭取到說話的機會),便又滔滔不絕、眉飛色舞地海談起來。其實,津津樂道口舌之欲,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很多聖賢都發現了這個道理,因此,他們慎言畏出,緘默守聲,不表達自己的心聲和對外界事物及其他人的看法。這裡面有著很深的道理和覺悟。下面我們來看看口舌表達(讚賞、反對,說得對或說得不對)有哪些惹火燒身的地方。

1.你的見解意在闡明你的某種主張

你明確地表達你的主張,在很多時候和情況下不僅無益,還十分危險。這無異於你把你自己赤身裸體地暴露在他人的面前,讓人們從任何地方都可以明白無誤地攻擊你。這對你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而他人又不會有太大的危險。雖說直陳你自己,也能為你吸引意氣相投者,也能表明你的一種天地正義,但就個人來說,太暴露自己的確不是上策,它給自己帶來的益處遠遠小於它將給自己帶來的禍害。因為人群複雜,魚龍相間,把自己置身在不明底細的環境中,自己在明處,人家在暗處,你哪能占到什麼便宜呢?而且從哪裡飛來的禍害或什麼人將與你作怪,你都渾然不知。因此,在一個不明根底的場合中,輕易地暴露你的身份、主張和想法,這是十分危險和不智的。要學會含而不露,模糊主張,這樣才能較少樹敵,爭取更大的外圍基礎和內圍力量。

2.你的見解意在讚賞他人

讚賞他人,雖說不會讓他人直接反感,但讚賞的方式和內容也智愚有別,使用的場合不盡相同又言而有別,因此,讚賞他人也並不一定就能得到他人的讚許和好感。比如你水平太臭,對人家的讚美夸錯了地方,猶如拍馬屁拍到了馬蹄上,馬兒沒有給你一個吻,卻蹦給你一個馬蹄子。又如你身份太低,見識太少,你對一個司令的讚賞,卻用了連排工兵的讚賞標準(甚至你根本沒有資格對一個遠遠在你身份之上的大人物誇獎褒譽)。這些,都會使人接受不了你的讚賞,甚至會反感你的讚賞。誰知道自己有沒有讚賞他人的水平和資格呢?看來誇誇別人,也不是隨口就能做到的。而且,讚賞也表明了你的一種態度,會與你的意見相左方結仇。

3.你的見解意在反對他人

反對他人,當然不會有人感謝你了。虛心納諫的齊王和唐太宗也是少而又少的人。一般的人,哪有虛心待人的氣度呢?如果你有,你也不會言之鑿鑿地譏刺他人了。不僅從胸懷上看,人大多接受不了他人的反面意見,而且還有很多很實質性的問題,很不可動搖的基礎問題。如立場、原則、利益、主張等,它們不是幾句空洞的言辭就能改變的。再堂而皇之的意見。再擲地有聲的意見,再天地為公的意見,一遇上它們就發揮不出什麼作用了。不僅他人如此,你也不可能例外。只是你在給他人提出反面意見時,你可能並不是正兒八經的、天地為公的,相反,你只是一時熱情,對一種見解,並沒有太深地去考慮和什麼利益攸關的地方,你只是隨便說說,隨口而出,談不上善意,也絕沒有惡意,但是人家聽話時,就不是你這種樣子了。人家可能十分反感、十分在意。你的話也會對環境和輿論起到一定的影響。因此,人家更會記恨在心,試圖報復。如此看來,如果你和他人沒有某些根本上的、實質性的矛盾,你不可以隨口胡亂批評他人。因為你是無心的、無目的的、太隨意的,而他人卻並非如此,他們是有心的、認真的、記仇的、要報復的。從你說話對他們的不利影響來看,他們這樣的反應似乎也不無道理。這么嚴重的人際關係問題,當你沒有什麼必要時,你何必要難為自己和他人呢?

4.你的見解說得很好

你的見解說得很對,也不一定能引起別人的好感。這裡面還有很多因素在左右著人們的感情和是非選擇。如批評對象的氣度、受教育程度、批評時的場合、批評產生的影響等等。這還沒有把批評對象的階級立場和利益關係考慮進去,如果考慮進去,那就更複雜了。人們對真理和是非的判斷從來沒有相同的判別標準和尺度。對同一事物,人們往往會做出截然相反的論斷和選擇。不同立場上的人,完全沒有相同討論的可能性。把那些最有寬容精神的學者、知識分子、藝術家等人包括進來,他們也沒有根本上的公理包容性,只有極少數的人例外。而你面對的那些人,連那些有寬容精神的人都不如,他們哪能和你心平氣和、天地為公地討論是非得失呢?你們根本沒有可討論的是非得失、天地公理。因此,即使很高明的見解,也不一定要對人說。有告訴別人的衝動,實是一種城府有限、境界有限的表露。

5.你的見解說得不對

你的見解說得不對,那就更沒必要對人說了。人家會十分輕視你、蔑視你,把你當個傻瓜看待。你為什麼非要把你淺薄的東西或地方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中呢?這是十分不必要的。而且。由於你的見解謬誤,人家會加重對你攻擊人家的看法,認為你不懷好意,是十足的敵人。你有心如此,倒也沒有什麼。你無心如此,那就大大地划不來了。人家以你為敵,欲圖報復,你何苦呢?糟糕的是,我們大都沒有這種自知之明,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淺陋和鄙俗,反把淺陋和鄙俗張揚得眾人皆知,我們不知其醜,反自得意。當了小丑,還以為是個大英雄。而且還是個要被人報復的小丑,你看,不划算要乘平方了。

可否學學聖人的樣子,三緘其口,金口不開,以少去口舌是非的侵害。回頭想想,對懂得你道理的人,有什麼說的必要呢?對不懂你道理的人,說了又有什麼用處呢?看來,對亦不說,不對亦不說,不言真君子。在人慾浮泛、利益紛爭、小人得志、黨同伐異的環境裡,人,有表達自己意見的必要嗎?同時,不表達什麼,還是一種策略,讓人莫辨根本,從而免受敵害。再說,不表達什麼,也是一種境界,是超越人間是非和人的認識有限性的一種豁達和徹悟。把語言讓給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搬弄口舌的人,讓自己有一片寧靜的安詳,獨自體味上帝賜予生命的各種妙趣和自然事物的無窮變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