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有哪些風俗和禮儀

沙烏地阿拉伯的風俗禮儀三:信仰忌諱

沙烏地阿拉伯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人信奉基督教。他們討厭別人用眼睛盯著他們,也反對別人送他們雕塑或女人照片之類物品。他們忌諱左手遞送東西或食物,認為這種舉動有污辱人的含義,所以一般人都討厭使用左手。

沙烏地阿拉伯人嚴禁崇拜偶象,在他們的心目中真主只有一個,所以不允許商店櫥窗中有模特及出售小孩玩的洋娃娃,而且任何人還不得攜帶人物雕塑等偶象進入公共場所。在他們的國內,如果有人違抗,不僅偶象要披立即砸碎、攜帶者還要受到制裁。他們對男女間的接觸很忌諱。

在他們的國家裡,女性用房和男性用房是嚴格區分開來的。男性不準隨便進入女人房間,女人一般也不準在生人面前露面。男人間即使至親好友聊天,也絕不可提及對方老婆,否則會被認為存心不良。還有嚴禁飲酒之規定。如飲酒是要受以嚴刑制裁的。輕者一般要受六個月徒刑或鞭苔之刑的。如膽敢醉酒駕車或秘密制酒,抓著要受象首之刑的。他們還忌諱照像。尤其是未經許可拍照他們的鏡頭,是要受到他們反對的。

沙烏地阿拉伯還禁止百姓下象棋。池們認為按照西洋棋的規則,車、馬、象,甚至兵卒。都可以進攻和消滅國王和王后,這其中含有扇動作用,故嚴禁下此類棋。

沙烏地阿拉伯的甸蠻人.把笑看作是一種不友好的行動,是對神明的褻瀆。他們反倒視不笑為對客人的友好或對長輩的尊敬和孝顧。在沙烏地阿拉伯,還有禁止吸菸之俗,這主要是其教規的限制。沙待阿拉伯人禁食豬肉及一切外形醜陋和不潔之物,如甲魚、螃蟹等。

沙烏地阿拉伯的風俗禮儀四:飲食習慣

沙烏地阿拉伯人每日習慣兩餐。早餐主要是“弗瓦勒”(一種高梁糊糊)蘸奶油,晚餐為正餐,通常吃烙餅,食用時抹上奶油、蜂蜜等,這是沙特人最愛吃的主食。“泡漠”也是他們常吃的主食,即是將高梁麵餅用手掰碎,澆上鮮牛奶或再加上奶油、糖,一起進食。

在沙烏地阿拉伯,“羊眼”被視為極其珍貴的食品,就象中國的“熊掌”一樣,屬難得的一種珍品。沙烏地阿拉伯阿西爾人以小麥、奶油為主要食品,高粱面也是他們常用的糧食,肉食一般都在節假日或宴請賓客時使用。沙烏地阿拉伯貝都印人常把飲紅茶或咖啡當成是娛樂,每天必飲。

主食以駝奶和椰棗為主,有時也宰羊,把肉和米煮在一起抓食。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雖嚴格禁酒,但滑稽的是,他們有些男子卻極喜歡喝酒,而且嗜酒如命。他們用餐慣於用手抓飯。他們愛品嘗中國菜餚。

沙烏地阿拉伯人飲食嗜好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餚要色彩悅目,食品要保持鮮嫩。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

③主食 普通喜歡米飯,麵食愛吃大餅、麵條、也樂於品嘗燒麥、鍋烙及蒸餃。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雞、鴨等;也喜歡黃瓜、土豆、元蔥、西紅柿等蔬菜;調料愛用番茄醬、胡椒粉、鹽等。

⑤製法 對烤、炸、煎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清真菜和素菜。

⑦菜譜 很欣賞口蘑燴羊眼、香酥鴨子、手抓羊肉、番茄牛肉片、砂鍋羊頭、扒牛肉、燴二樣、乾炒牛肉絲、香酥雞、清燉牛肉、清燉雞、烤全羊等風味菜看。

⑧水酒 普遍都喜歡喝紅茶、咖啡、礦泉水等飲料。有些男子愛喝啤酒或果酒。

⑨果品 對水果中的香蕉、哈密瓜、西瓜、橄欖、杏、草莓、櫻桃等非常喜愛、乾果愛吃杏仁等。

沙烏地阿拉伯的風俗禮儀篇五:見面禮儀

見面問候說不完

阿拉伯民族熱情好客,世人皆知,從阿拉伯人見面時那一大套問候語就足以看出這一點。阿拉伯人即使與生人初次見面,也會主動跟對方打招呼:"السلام عليكم " (“色倆目爾來伊庫姆”,直譯是“和平降臨於你”,意譯為“你好”)這是一句全世界穆斯林通用的問候語。回答時要說:"وعليكم السلام " (“窩阿來伊庫姆色倆目”)。雙方握手致意後,兩人還會相互寒暄,問一些諸如:“您身體好嗎?”、“您家裡人好嗎?”等客套話,對此,大多數阿拉伯人會用"الحمد لله "(意即“一切讚美歸於真主”和“真主仁慈”)來作答。因為阿拉伯人多數是穆斯林,他們習慣將這些讚美真主的話時刻掛在嘴邊。

感情深,臉貼臉

如果是兩個老朋友相見,那么,光說幾句“你好”和握握手顯然是不夠了,必須相互擁抱,再行貼面禮,才能顯出熱情來。行貼面禮時,一方用右手扶住對方的左肩,左手摟抱對方腰部,然後,按照先左後右的順序,貼面三次,即左——右——左。在貼面的同時,雙方會低語道:“艾赫蘭 (أهلا)——艾赫蘭——艾赫蘭”(意為“你好”,阿拉伯一種常用的問候語)。如果倆人關係十分親熱,會在貼面的同時,嘴裡發出親吻的聲音。(注意:不是真的親吻,而是擬聲而已)。此外,有少數阿拉伯人在見面時除握手以外,還會親吻對方的鼻子和額頭。因為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在做禮拜的時候,額頭和鼻子是最先著地的地方,吻這兩個部位,表示尊重對方,同時期望對方吉祥如意

握手規矩多

異性之間見面,一般只行握手禮。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伊斯蘭教的教義規定,男女之間授受不親,因此,男士不可以主動向女士伸手致意,一般是女士先伸手,男士方可握手,而且在握手的時候只握女士的指尖,點到即可。男、女握手時,男士必須從座位上站起來,而女士則不必。

說到握手,還應特別注意:阿拉伯人上廁所和做髒活時用左手來完成,右手才是潔淨之手。因此,握手時,只能用右手。如果用左手同阿拉伯人握手,通常他們不會理睬你,只是點頭示意,此時的場面會非常尷尬。

稱謂有講究

阿拉伯人的名字一般由三或四部分組成,依次為本人名、父名、祖父名和家族名。平時,熟人之間一般可以直呼本人名,比較正式的場合應稱呼其全名。對有身份的人,習慣上用他所擔任的職務來稱呼,如:部長閣下。對已婚並有子女的男女,可以用其孩子的名字,稱他(她)為××他爹(××他娘)。此外,先生、女士、老師、師傅、大叔、大嬸等都是阿拉伯人在公共場合常用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