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我的夢

兩個月前,通過幾次晚自習的觀察和對同學們所做的書面調查,我看到大家目前亟需解決的是兩個問題:第一,大學怎樣度過才有意義?第二,大學裡怎樣學習?我今天就圍繞這兩個問題來講講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大學怎樣度過才有意義?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說同學們對大學的認識過程?一般說來,同學們對大學認識經歷五個過程:嚮往大學——適應大學——忍受大學——鄙視大學——懷念大學。

在進入大學之前,大家都對大學充滿憧憬和期待,隨便問一個中學生或者國小生,他們讀書的目標是什麼,幾乎可以得到完全一致的答案:考大學。老師和家長也不時告訴我們:一定要刻苦學習,熬過了高中三年,考上大學就解放了。總之,在我們的想像中和別人的渲染下,大學就如同天堂一樣美妙,讓人期待。在走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我想絕大多數同學都是非常興奮的。我們會仔細地向傾聽學長們介紹大學裡的事,而學長們的言行對我們也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我上大學的時候,有為師兄就對我說:怎么選歷史系啊,工作很難找的。他可能只是一句無心的抱怨,卻整整壓抑了我四年,擔心找不到工作。所以這裡順便提醒下大家,明年接新生的時候,無論你對大學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千萬別把自己的悲觀情緒帶給新生們,那一刻你可是他大學的啟蒙老師啊!

當對大學的嚮往變成現實,我們進入大學校園後,對大學的認識就逐漸轉入第二階段:適應大學。幾乎可以肯定,我們理想的大學和現實的大學完全不一樣。單調的學習生活,複雜的人事關係,巨大的就業壓力,還有迷茫的人生方向,無時無刻不在消磨我們對大學的好感。於是,有些人開始懷疑大學,四處找人傾訴,大吐苦水;也有些人懷疑自己,整天鬱鬱寡歡,形影相弔。我們大家目前應該處於這個階段,這也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調整階段,只是每個人調整的時間不一樣,有的人快速適應,有的人畢業了還沒調整過來。

第三階段是忍受大學。這應該出現在大二和大三時。既然大學是高中的延續,而我們又無力改變,那就只能去忍受吧。我們機械地學習,被動地接受,盲目地過著每一天,平平淡淡,波瀾不驚。這其中也有些人想要打破這種平淡,去找兼職,去談戀愛,也有些人尋求逃避,迷上了網咖,陶醉於虛擬的空間。

第四階段是鄙視大學。這大概出現在大四時。即將畢業,我們回首這四年,忽然發現自己除了老了幾歲外,什麼也沒有收穫。那一刻感覺被騙了,原來不是我們上了大學,而是大學上了我們。我們開始變得憤世嫉俗。這種憤怒的情緒在畢業前夕將會達到頂點。四年前,我們帶著對大學的自豪與神往踏進校園。四年後,學校卻完全不顧我們的工作和前途,像趕叫花子一樣勒令我們於某月某日前搬出宿舍。我們能不憤怒嗎?在離校的前一夜,我們爆發了,寢室里的臉盆、熱水瓶全被我們砸到了樓下,在一片破碎聲中,我們發泄著自己的不滿。這種大破壞,大學校園裡每年在畢業季都要上演一次。

最後一個階段是懷念大學。這一般發生於畢業幾年後。當我們卸下一天工作的疲憊,偶爾回憶那段青蔥歲月時,我們可能會為當年有那么多幼稚天真的想法而莞爾一笑,真傻啊!我們可能會想起曾經和自己逃課逛街上網打球的死黨們,他們如今過得還好嗎?我們可能會想起那些曾經愛過的人和愛過自己的人,不知道誰和他們相伴一生?那一刻,終日為工作所累,為生活奔波的你,一定會感嘆:大學生活真是令人懷念啊!

我把大家對大學的認識分成這五個階段,是希望大家注意到:當我們正在經歷人生最美好的大學時光時,很多人卻不是在享受生活,而是忍受生活,虛度光陰。為什麼情感和現實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一直沒有弄清楚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導致四年大學過得毫無生氣,也毫無意義。

我覺得要四年大學生活要過得豐富、充實,至少要做到四個方面:

掌握一門核心技能,培養一項興趣愛好,精讀幾本經典著作,結交幾個知心朋友。

掌握一門核心技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人。核心技能,也就是核心競爭力,。我們絕大多數同學來讀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能找一份好工作。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必須讓自己具有足夠的核心競爭力,通俗地說,也就是你的專長。專長不限於所學專業,只要是能夠讓自己勝任一份工作的專門知識或者特長都屬於專長。當然,如果真要將專業以外的專長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就一定要在這個領域比科班出身的更加專業。在兩個都過了英語專業四級的求職者中,如果一個英語專業而另一個不是,那用人單位應該只會考慮英語專業了。但如果非英語專業的過了專業八級,那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同學們學的是政治學,在如今這個功利性的社會,如果想以這個專業為起點來規劃人生的話,是非常不現實的,因此掌握一門核心技能就更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