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新學期開場白

每學期伊始,都有一次開場白。旨在收心、總結、鼓勵、展望。記得今年上半年,我的開場白是從三個關鍵字引出。這學期,有2個關鍵字。有關暑期收穫和感想。我一直拒絕“滿堂灌”,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點燃生命的火焰,尤其是人文學科,例如:語文。

剛一走進教室,學生們一看是老面孔,沒有換老師,有些歡呼雀躍,有些依舊冷漠淡然。幾家歡喜幾家愁吧。一聽我說,上課之前先聊聊天,學生們緊張的神經放鬆下來。

回顧剛剛過去的2個月暑假,大家有什麼收穫。

這是經歷的交流,也是思想的展示,更有利於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待學生談完,我交流自己的收穫和感想。收穫:旅行;感想:閱兵。

關鍵字一,先談收穫:旅行。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的意義何在?

今年暑假,我和家人“很忙”。上海、韓國濟州、日本福岡、西塘、烏鎮,西安、華山、深圳和廣州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加上之前的路程,5歲半不到的兒子已經跟著我們去了十多個個地方。帶著小屁孩去旅行,遠比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更加勞累,但是我一直樂此不疲地帶著孩子出門。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第一, 讓孩子對地理有一個很初步的感官,這遠比教科書的機械教授更有效。在西安旅遊的第四天,小豆子對我說:“媽媽,我想回去了,我想回中國了。”我知道,他說的“中國”指的是家鄉武漢。因為平時我經常告訴他,我們是中國人、武漢人。小傢伙大概是混淆了“武漢”與“中國”的概念吧。我告訴他,這裡就是中國。西安是陝西的省會,和武漢一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小傢伙驚呼起來,“哇,我們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還在中國呀,中國真大!”藉此機會,我順勢告訴他什麼是省會,以及中國幅員遼闊等等。我想這些理性知識,在感性體驗的基礎上,一定會理解得更加透徹。

第二, 磨練孩子的意志力。登華山時,我媽媽膝蓋不好使,下了纜車後就沒有繼續攀登。我爸爸體力跟不上也放棄登山。小傢伙正蹲在地上捉螞蟻玩,玩得不亦樂乎,已經明確拒絕和我一起登山了。面對大好河山,四人有三人將放棄,我覺得非常可惜。在這座以“險”著稱的名山上,我不知道5歲半不到的他能爬多久,能堅持多久,抱著試一試,賭一把的心態,我拉上孩子出發了。剛開始他還興致勃勃,後來也疲倦了、走不動了,但在我不斷地鼓勵下,一共爬了大概二、三個小時,看了西峰和南峰,併到達南峰最高峰。這樣的成績,已經超乎我的想像了。小孩子的潛力無窮。小男子漢就是在不斷地磨練中成長起來的。待他長大,回望5歲多和媽媽一起在華山上留下的珍貴照片,一定是幸福的回憶吧。

第三, 長見識。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文化氛圍。以西安為例,通過遊覽明長城,他知道了如何分辨內城和外城、知曉護城河的作用、觀看了長城上18般武器的介紹、華清池的歷史等等。

就成年人而言,旅行有時候也只是一種心情的釋放,好比沉在水底的魚兒,在雷雨到來之前感覺煩悶,迫切的想要到水面透一口氣。遠離一個城市,奔赴另外一個城市,無論這個城市給你好與壞的感覺,但有點不變的是,對於未知的風景,我們總抱著憧憬和好奇。旅行能給我們帶來探究未知世界的期待和快樂,也能在各種對比中冷靜地審視自己當今的生活。

旅途中,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這種美的體驗能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生活,從而以更加飽滿的態度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之中。旅行會讓人謙卑,你會知道地球之大。見的世面廣了,也就不會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裡,不再憤世嫉俗,與人為敵。所以,旅行永遠是最好、最有效的心理治療。也許在一趟旅行後回來你就會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不再彷徨,不再迷茫。有的只是對理想的希冀,努力,奮鬥。

任何一場旅行,總似對生活的拯救;每一個沉思的瞬間,都成就了旅行的意義。旅行,就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後在回憶里串成最美的記憶,照耀日後荒蕪的歲月。

關鍵字二,感想:閱兵。

我們為什麼要閱兵?閱兵的意義?閱兵後的思索。

閱兵歷來被認為是展國力、揚軍威的最好方式,今年的閱兵式最大的意義在於紀念反法西斯既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展示中國軍隊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力量”。曾經,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苦難記憶,也使兩國人民深受其害。 這段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和抹殺。我們強調牢記歷史,既為了緬懷在戰爭中死難的同胞,同時也是在警醒國人,國雖大,忘戰必危。 在紀念抗戰勝利犧牲的人們的精神的同時,我們還要發揮這樣的精神來進一步建設我們的國家,只有這樣抗戰勝利70周年的閱兵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