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依賴:難以擺脫的職場魔咒

“你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意嗎?”這是職業規劃師經常問的一個問題。“不滿意,但我沒有更多的選擇。”這是最常聽到的回答。我們也許會奇怪,為什麼如此多的人對自己毫不滿意,卻不試圖去改變它?而這,不也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自己身上的問題么?

向陽生涯職業諮詢機構在大量的諮詢案例中發現,路徑依賴——這個職業發展中的“魔咒”般的規律性因素,正是造成這個現象的真正原因。

諮詢案例:而立之年,我當如何選擇?

口述者:周強 外企財務主管

從事財務工作已經有六七年時間了,一直比較穩定。雖然總覺得生活里少了點什麼,但和很多人相比,我的事業、生活發展的都還挺順利的。我一直提醒自己,人不能苛求太多,該知足了。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兩個月之前,一件事的發生強烈地觸動了我。

兩個月前,我一個做油品貿易的朋友,跟客戶約好了時間談筆大生意,偏偏那天朋友臨時家裡有急事脫不了身。由於我們關係不錯,我對他的生意也比較熟悉,他就委託我去幫他談。託付我這件事的時候他挺誠懇地說生意不是那么好談的,談不下來也沒什麼關係。我臨時受命,見客戶前匆匆準備了一下就硬著頭皮赴約去了。沒想到我和那幾位客戶很談得來,聊得挺高興。後來談生意,細節方面,進退尺度我都把握的不錯。期間雖也有氣氛比較緊張的時候,但幾次都被我巧妙化解了。最後,生意居然談成了,客戶挺滿意。我打電話告知朋友,朋友很驚訝,說,他根本沒想到我能談成,憑他的經驗,只有三成不到的把握能拿下那張單子!

這件事後我忽然意識到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天分,而且我從中也得到了極大的樂趣和滿足感,這是我在日常瑣碎乏味的財務工作中所從未體驗過的。其實,我性格比較樂觀、開朗、外向,從小就樂於做有挑戰和創新的事情。大學填志願的時候,只因為家裡人一再堅持讓我報財務類的專業,我就順了家人的意思。大學畢業到現在,我一直在這家公司做財務工作,工作很穩定,但我總覺得若有所失。這次事情好像是導火索,我終於知道了自己內心深處一直渴望的是什麼。可是到現在才來重新做選擇還來得及么?

我在這家公司做財務工作做了近七年,兩年前被任命為財務主管,財務經理再過三年眼看就要退休了,公司內部有很多人支持我到時候填補這個空缺。從感情上講,一起共事了那么多年,我也不想辜負老闆。

另外,我還有些經濟上的顧慮,我的房貸還有十五年才能還清,現在每個月都要占用不少的支出,雖然家裡還有些積蓄,但是貿然轉行的風險不言而喻。況且要是真的轉行,我花四年時間學的專業知識,還有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是不是都沒用了?

可是,我又確實有些不甘心。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才明白做什麼才能獲得激情和滿足感,才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做什麼才最有天分,最有可能取得大的成功……這么多年我第一次感覺做選擇如此的艱難。

路徑依賴的“魔咒”如影隨形

像周強這種情況,年少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家長為其指了條路,他就順著那條路走,走了很遠才發現這條路也許並不是自己想要走的那條,而當另外一條“金光大道”出現在他面前時,想要換條路走已經不那么容易了,這種情況在當今職場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了。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專家分析認為,其中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我們已經習慣了某種工作狀態和職業環境,並且產生了某種依賴性。
 
二、重新做出選擇,會喪失許多既得利益,甚至大傷元氣,從此一蹶不振。

三、對重新選擇過程中所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的恐懼。

第一種原因用一個經濟學的辭彙來表達就是:路徑依賴,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某一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而且選擇的範圍是越來越小。好的路徑會起到正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飛輪效應而進入良性循環;不好的路徑會起到負反饋的作用,就如厄運循環,可能會被鎖定在某種低層次狀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