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依賴:難以擺脫的職場魔咒



這件事後我忽然意識到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天分,而且我從中也得到了極大的樂趣和滿足感,這是我在日常瑣碎乏味的財務工作中所從未體驗過的。其實,我性格比較樂觀、開朗、外向,從小就樂於做有挑戰和創新的事情。大學填志願的時候,只因為家裡人一再堅持讓我報財務類的專業,我就順了家人的意思。大學畢業到現在,我一直在這家公司做財務工作,工作很穩定,但我總覺得若有所失。這次事情好像是導火索,我終於知道了自己內心深處一直渴望的是什麼。可是到現在才來重新做選擇還來得及么?

我在這家公司做財務工作做了近七年,兩年前被任命為財務主管,財務經理再過三年眼看就要退休了,公司內部有很多人支持我到時候填補這個空缺。從感情上講,一起共事了那么多年,我也不想辜負老闆。

另外,我還有些經濟上的顧慮,我的房貸還有十五年才能還清,現在每個月都要占用不少的支出,雖然家裡還有些積蓄,但是貿然轉行的風險不言而喻。況且要是真的轉行,我花四年時間學的專業知識,還有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是不是都沒用了?

可是,我又確實有些不甘心。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才明白做什麼才能獲得激情和滿足感,才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做什麼才最有天分,最有可能取得大的成功……這么多年我第一次感覺做選擇如此的艱難。

路徑依賴的“魔咒”如影隨形

像周強這種情況,年少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家長為其指了條路,他就順著那條路走,走了很遠才發現這條路也許並不是自己想要走的那條,而當另外一條“金光大道”出現在他面前時,想要換條路走已經不那么容易了,這種情況在當今職場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了。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專家分析認為,其中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我們已經習慣了某種工作狀態和職業環境,並且產生了某種依賴性。
 
二、重新做出選擇,會喪失許多既得利益,甚至大傷元氣,從此一蹶不振。

三、對重新選擇過程中所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的恐懼。

第一種原因用一個經濟學的辭彙來表達就是:路徑依賴,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某一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而且選擇的範圍是越來越小。好的路徑會起到正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飛輪效應而進入良性循環;不好的路徑會起到負反饋的作用,就如厄運循環,可能會被鎖定在某種低層次狀態下。
直面路徑依賴,尋找快樂職業。

如果說路徑依賴是一種“魔咒”,是一種“頑疾”,突破它的禁錮需要努力,需要勇氣,那么,該如何來應對呢?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專家提出如下三點建議,希望能對職場人士有所借鑑。

l 認清形勢,兩手準備

如果能夠比較早地認識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和能力所在,並明確適合自己的職業路徑,而現實的發展又和這條路徑不相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有強烈的意願想回歸真正適合自己的那條職業路徑,就應當及早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等待合適的時機準備投入到自己喜愛的工作中去,一方面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或不成熟,選擇繼續留守等待時機則是相對保險的選擇。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應細細權衡。

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師認為,從周強的情況來說,他做了七年的財務工作,在這一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為其晉升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本。另外,考慮到財務和行銷貿易職業差異較大,周強在行銷貿易方面幾乎沒有工作經驗的累積,僅憑一次生意的成功就貿然轉行顯然有些操之過急。建議他不妨在業餘時間多關注一下行銷貿易行業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了解行情,從熟悉行業開始做轉行的準備。在充分熟悉了這個行業,並且進一步明確了自己與新行業的匹配程度之後,再考慮是否決定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