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論:一跳價值高 二跳價值造

跳槽是一個人價值觀的升級和再造過程,有人在跳槽中獲得了人生新的飛躍,也有人在跳槽中留下了不盡的遺憾。

一跳價值高

大多數人在第一次跳槽後,都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這些人一般屬於找好了“槽口”再跳的人。他們中,一種人是“小跳”,另一種人是“大跳”。比如,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在第一個單位工作一段時間後,很快就會跳槽,並能選擇到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新單位;還有就是一些剛從內地到發達城市打工的普通青年,他們也會在第一個單位工作一陣後,會馬上跳槽,這些人屬於“小跳”。屬於“大跳”的人,一般情況是在原單位工作了五六年或比較長時間後,從一個普通員工升職到了經理或者總監職位,他們跳槽主要是從一個小單位跳到一個大集團公司,或者從一個大集團公司轉到一個小公司當領軍人物。這其中,他們都能基本實現人生價值的升值。

二跳價值造

喜好跳槽的人都不願安於現狀,總想著“外面的天空很精彩”,想去尋找新的人生起點或更適合自己的行業和平台。

小李從原先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行業,跳到另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幹了二年後,他又跳槽了。他說,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和各方面綜合知識的增加,自己已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如果還局限於做簡單的事情,拿固定工資,實在不利於自己的發展。這次跳槽,小李從事的是策劃工作,這項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側重知識的總結與資源的整合。他說:“不想跳槽的人,完全是保守派,工作上只會循規蹈矩,缺乏創新意識。那些死耗在一家公司的人,不是對自己信心不足,就是沒有能力實現個人新的價值。”

小陳在一家私人公司任總經理助理,享受公司高管待遇,雖然這一切已經令公司其他員工羨慕不已,但小陳還是不滿足。他認為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有的能力很一般的朋友或同學,都能拿到幾倍於他的工資。於是,他決定為自己的人生新價值勇敢一跳。到了新的環境後,小陳感到比較滿意,第一個月的收入就相當於原來的三倍,工作時間也比以前靈活了,個人發展空間大了許多,現在整個人似乎變得很精神。他說,主要是現在的工作發揮了自己的特長,自己有了用武之地。第二次跳槽與第一次跳槽的最大差別在於,第二次跳槽屬價值觀再造,不僅僅屬於簡單的工資待遇的提升。

三跳無人要

為什麼叫三跳無人要呢?這有兩種類型,第一類是當一個人的價值觀上升到近乎個人價值的時候,這時的跳槽僅是為了滿足生活需要,顯得有些茫茫然,到了近乎無人要的地步了,心態上也會出現好像找不到工作的感覺。如在一家台資企業做行政總監的小王,今年四十多歲,每月工資六千多元,家庭負擔雖然不重,但他還是想跳槽。實在找不到比現在工資高的工作,自己一直感到悶悶不樂。第二類就是當個人價值還沒有接近自己的價值觀時,職位又達到了較高級別,僅次於老闆的人,這類人跳槽不是沒人要,是別人不敢要,自己也不想去打工了,也沒有哪一個公司能給得起待遇,到了逼上梁山,需要自己另立單幹的地步。這樣的例子在當今職業經理人很流行的社會有很多,小許原來在一家大型國有造紙企業做老總,幾年後,由於上面要調整職位,他就獨自出來開了一家公司,因為自己將近五十歲了,所以找工作時丟不下面子,而屈人之下也接受不了,完全到了三跳無人要的地步。

跳槽的主要原因是老闆不重視、個人價值得不到肯定,利益與權力得不到保障,老闆的某些偏激行為及思想加速個體成長。例如,採購權剝奪,管理權架空、利益空間縮小等,個人價值總被踐踏等是造成人才跳槽的主要因素。此時再跳,一般是人生的艱難期,因為人的價值是有一個社會普評合理度的,當個人價值的指針快接近於合理度這個紅線時,用人單位就會作一個心理評估,憑你的閱歷及能力,已到了差不多的價值線了,這時跳槽可能會落得不升反降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