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特殊職場女性的不同結局

XX年3月8日,三位特殊的女性,在三個特殊的地方,度過了她們滋味迥異的婦女節。

  一位是張茵,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3月8日這天,福布斯總部發布“XX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張茵以24億美元個人資產位列第390位,並再次成為中國內地首富。而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張茵此時正在北京參加兩會。她對再次降臨的桂冠興奮地回應道:“這屬於企業自然增長,我不是暴發戶。”

  一位是吳英,東陽本色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這位26歲的年輕女子似乎跟錢有仇——從XX年4月起,短短的幾個月內,她一口氣開了12家公司,籌建4家公司,買下東陽世紀貿易城700多間鋪面,並捐款630萬元,一下子“燒掉”了3億多元人民幣。而在民間傳說中,她擁有38億人民幣之巨的個人資產。但吳英的暴富神話在新年之前破滅。3月8日這天,她只能無力地呆在浙江東陽市金店看守所冰冷的鐵窗內,等待她的將會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甚至集資詐欺罪的控訴。

  一位是陳曉旭,北京世邦廣告公司董事長。認定自己前生就是林黛玉的陳曉旭,在20年時間完成了自己生命的三次急轉變——1987年,18歲陳曉旭經過“海選”進入電視劇《紅樓夢》劇組,出演林黛玉一角,從而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1992年她跳進商海開始創業,十幾年後成為身家上億的“富婆”;XX年2月23日,大年初六,陳曉旭卻散盡家財,在長春市百國興隆寺剃度出家。3月8日這天,那個叫林黛玉的魂魄散了,那個叫陳曉旭的軀殼遠了,只剩佛前緇衣布履、洗盡鉛華的“妙真”。

  同為女性企業家,處於同樣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下,她們卻因為自己不同的個性和行事方式,釀成了各自悲喜不同的人生——

  首先是性格。讓人吃驚的是,張茵與吳英性格中其實有著十分相似的一面:同樣十分外向、樂觀,同樣親切近人,同樣有點急性子。但這種急性子,擱在張茵身上只能說是果斷,放在吳英身上卻是冒失。這不是“諸葛亮”事後的胡說八道,在文章的後面將有充足的事實例證。另外,張茵眼光的前瞻性,是吳英遠遠無法比擬的,而張茵做事時的低調、紮實與執著,又與吳英的張揚、衝動與患得患失形成鮮明對比。當然,吳英的豪爽,尤其是對慈善事業狂野般的捐贈,卻是張茵的“吝嗇”所難以比肩的。而對於陳曉旭來說,多愁善感成了她性格的標籤,在安靜中冥想、用苛刻追求完美,即使渾濁的商海也抹不去她清高飄遠的氣質。

  其次是事業選擇。從1985年懷揣3萬元隻身到香港創業,選擇當時並不為人所重視的廢紙回收行業,到1990年去美國開拓更廣闊的戰場,創立了造紙原料公司中南控股,再到1995年回內地成立玖龍紙業,張茵可以說是選準了行業,並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吳英與張茵一樣,也是橫空出世,突然出現在人們視線中,但與張茵的穩實基礎(張茵擁有6000畝土地、100萬平方米廠房、10條造紙生產線、330萬噸產能、561兆瓦電廠、5萬噸級碼頭及龐大的車隊和倉庫等多達86.25億元之巨的固定資產)相比,吳英的一切無疑是建立在虛晃之上的“空中樓閣”。在XX年之前,吳英充其量只是一個小商小販,但她當年年底通過高利貸借得幾千萬元資金投入期貨和股票市場,結果大賺特賺。但從天而降的巨額砸昏了頭腦,吳英開始了她的實業之途——商貿、房產、酒店、連鎖店、網咖等等,用甚至高達1角借來的高利貸,投向了那些短期內很難見效的各種項目之中。她的投資行為,事後看來已經近似於6歲小女孩玩家家時的任性與胡鬧。吳英的錢是賺得一塌糊塗、花得一塌糊塗,結果也敗得一塌糊塗,真是可氣可嘆又可笑。陳曉旭的創業顯得有點無奈——《紅樓夢》為她打開了一扇窗,讓她發現了精彩的大千世界,但同時又向她關上了一扇門,因為入戲太深,林黛玉成了她的代名詞,沒有導演再敢用她,她只得放棄演藝事業。但在廣告行業中,林黛玉所帶來的感性印象,卻成為陳曉旭最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