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誰能贏:小蔥VS老薑

“老薑出馬”篇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對於老魏來說,一切都那么得心應手,因為一切都裝在他心裡,他就是自己的教科書,需要時只需翻翻目錄。

老魏開飯店,其實幹的還是老本行。國中畢業後,為了找條謀生的路子,也出於對做菜的喜愛,他學了廚師。學完歸來,他開始給飯店打工,在廚藝的不斷進步中,他也在不斷地跳槽,當然,他的月薪也在逐漸上漲。期間,他娶妻生子,該有的都有了。

可能是安穩的生活讓他一直沒想過自己開店,老魏笑稱自己是胸無大志,直到遇到一個偶然的機會。那年,老魏妻子所在單位的食堂要對外承包,妻子便鼓勵老魏試一試。起初,老魏還不想吃那份苦,但妻子說了,你的徒弟們都自己幹了,你這師傅為啥不能做老闆?被妻子將了一軍的老魏決定到商海試試水,那時,他四十出頭。

其實,老魏心裡有數。首先,他不缺人手,現在的老魏也算是桃李遍地,當他作出決定後,徒弟們都紛紛幫他出主意,物色廚師,找服務員。開業之初,又都來幫忙。其次,由於是內部食堂,一般開飯店會遇到的麻煩事省去不少。還有一點就是妻子所在的單位是個大單位,每天中午不回家的大有人在,老魏想在這上面做文章。

接下來,老魏對原來的食堂作了簡單的裝修,使整個環境看起來乾淨、舒適。老魏自有老魏的想法,食堂所面對的主要是工薪族,不會對就餐環境有太多的挑剔,但必須衛生,因此不用在這方面浪費太多的資金。

老魏把腦子動在了經營上,他先想辦法爭取到了妻子單位的工作餐,光這一項,就為老魏賺進不少銀子。當然,經營飯店最重要的還是飯菜的質量,老魏把菜的風味定為了家常菜,並且過一段時間就引進一些新品種,讓人們換換口味兒,常吃常新,時不時還有特價菜推出。

開業3年來,由於飯菜可口,又實惠,不僅妻子單位的人常來光顧,連附近的人也聞聲而來,老魏的生意一直紅紅火火。儘管創業起步晚,但薑還是老的辣,不是不出手,而是沒到時候。

核心提示:創業路上,不分老少,老有老的穩重、老練,少有少的朝氣、闖勁...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小蔥蘸醬,辣味十足。創業,有時候很簡單,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就會守得雲開見明月。

“青蔥歲月”篇

小蔥蘸醬,辣味十足。

人說商場如江湖,未免殺氣過重,還未涉足,已有畏懼。

偶遇滑板小子,談及創業歷程,回憶青春歲月。竟覺創業猶如烹飪,把握好火候,拿捏好鹹淡,自有一番別樣滋味在心頭。

小耿喜歡滑板,打小就喜歡。還是上國中的時候,就曾和同學集資買了一個玩具滑板,在校園和社區的平地上練習最普通的滑行,小耿說當時雖然是比較緩慢的滑行,但仍能感覺到自己像在飛。高中畢業後,他對滑板的喜歡更是發展成了一種對滑板文化的探究。

從學校畢業後,小耿在一家知名的飲料公司做行銷,一乾就是兩年。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小耿從來沒有放下對滑板的愛好,而是玩得越來越好,當然期間的滑板也換了好幾塊。因為當時太原沒有專門的滑板店,每次小耿都要到北京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滑板。後來小耿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滑板的隊伍里,小耿同時也發現了太原滑板市場的空白點,“因為當時我已經是玩滑板的人里年紀比較大的,一些剛玩滑板的孩子總是向我打聽怎樣購買滑板等問題,我當時想乾脆開個店,讓兄弟們買板子的時候也不至於跑到大老遠的,個方便。”小耿的主意並沒有得到家人的同意,家人一致認為他辭職開店是玩物喪志。不但經濟上沒得到支持,就連小耿自己的滑板,也被父親沒收了。當時已經是二十三四歲的小耿衝動之下搬出了家門,用自己的積蓄再加上東挪西借的錢,在當時太原的韓國城開了自己的滑板店。

當自己的興趣變成事業時候,小耿並沒有感到如魚得水,反而覺得事業並不像他想的那么簡單,很多人都懷疑他的能力,甚至還有一些朋友預言他的店開不了一年就得關門。小耿說當時太原人對滑板還不太能接受,店裡的顧客多是自己的滑板兄弟,個個都窮得可憐,有時候小耿還要自己掏腰包給兄弟們換板子,“開了兩個月的時候,我自己都有些放棄了。甚至有一段時間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