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者失敗的18個原因


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有人問我,哪些錯誤會導致創業失敗。站在那裡愣了幾秒後,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它等於是在問:一個初創公司如何才能成功。如果你能避免所有導致失敗的錯誤,那么你自然就會成功。這個問題太大了,很難在那樣短的時間裡回答清楚。

後來我又認識到,這個問題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許是有意義的。假如你有一個清單,列出了所有你不應該做的事情,那么只需要把這個清單取反,你就得到了一張成功的處方。而在實際套用中,這樣的清單會更有價值。查覺你正在做不應該做的事情,總比一直記著你應該做的事情更容易些。

從某種意義上說,導致創業失敗的錯誤只有一個:沒人需要你做的東西。如果你在做的東西是用戶需要的,那么你應該能夠生存下去,其它的問題都無關緊要。但如果你在做的東西不符合用戶的需求,那么你死定了,任何事都改變不了這個結局。所以,這個清單里列出的 18 個錯誤,實際上是導致初創公司不能滿足用戶所需的因子。幾乎所有失敗的原因,都可以歸結到這裡面來。

1 孤家寡人 (Single Founder)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極少有成功的初創公司是由一個人創辦的?一些你可能會以為是單一創始人的公司,比如說甲骨文(Oracle),實際上是由多個人一起創辦的。這似乎不是一個巧合。

單一創始人有什麼問題呢?最起碼,這反映了一種信心的缺乏。隱含的信息是,創始人無法說服他的任何一個朋友跟他一起打天下。這很值得玩味:別忘了,他的朋友是最了解他的人。

就算朋友們都錯了,公司實際上可能很有前途;但是,單一創始人的不利仍然是很明顯的。一個人創業實在太難了。就算你無所不能,你也需要同伴們來集思廣益,避免愚蠢的舉動,以及在遇到挫折時互相鼓勵。

最重要的一點是,創業的過程中你可能遇到難以承受的低點。當你有多個創始夥伴時,彼此信念上的支撐就好比捆成了一捆的箭。每個人都暗暗給自己打氣:“我絕不能讓我的朋友們失望。”這是一個人最強大的動力之一。而單一的創始人則缺少了這一動力。

2 缺少地利 (Bad Location)

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創業的。矽谷是創業的最佳地點,波士頓其次,再其次是西雅圖、奧斯汀、丹佛和紐約。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其它的選擇了。就算在紐約,初創公司的密度也已經降到了矽谷的二十分之一左右。而在像休斯敦、芝加哥和底特律這樣的地方,創業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其實,其它的業界也有類似的情況。全美第六大的時裝中心在哪兒?第六大的石油,金融,出版中心又分別是哪裡?不管答案是什麼,可以肯定,這些中心的規模要遠遠小於榜首的規模。

為什麼某些城市會成為初創公司的聚集地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想答案與在其它業界得出的結論類似:因為那裡聚集了大批的專業人士。那裡的專業水準較高;人們對你所做的東西更容易產生共鳴;你能更容易地找到你想要雇用的人;周邊工業也較發達;你有更多的機會碰上跟你在一個領域內的人;等等,等等。天知道這些綜合因素是怎樣促成了初創公司在矽谷的繁榮,又是怎樣讓底特律這樣的城市黯然失色。不過,數字能夠說明一切:在矽谷的初創公司密度遠遠超出了在底特律得到的數字。

3 領域偏狹 (Marginal Niche)

在向 Y Combinator 申請風投的團隊里,大多數都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為了避免競爭而刻意選取那些很狹隘、很冷僻的領域。

如果你看過孩子們打棒球的話,你會發現,在某個年齡段以下的孩子會有些怕球。面對來球,他們的本能反應是躲避。我在八歲的時候當過外野手,不過沒有接到過多少球,因為每次球朝我飛來的時候,我總是閉上眼睛,舉起手套來保護自己,而不是去力爭接到球。

一個初創公司,如果淨是挑選那些偏狹的項目來做的話,就跟我在八歲時對付來球的策略一樣。要知道,如果你能夠有所成就的話,就必然會有競爭者,早晚都要面對。所以說,如果你不想競爭的話,那么你想出來的點子好不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