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

當然,凡事都有利弊。只要是團隊組合就會涉及到一些挑戰,最忌諱是幾個人臨時搭台唱戲,其實並沒有長期的默契和良好的配合。因此,這個組合成員之間應該是知根知底的,大家性格能夠磨合到一塊,這樣成功機率就會增大。或者他們原來在成熟的大公司裡面共事過幾年,或者很多人過去是同學、曾經長期相處過。比如開心網的陳炳浩,他團隊中的幾個副總,都是長期在新浪共事多年的,大家配合非常默契。

那么,哪種合夥結構是比較好的呢?其實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我覺得,三個人的組合,可能會好過兩個人。對於一個科技公司來講,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懂產品、技術和運營,一個公司如果有三個創始人的話,最佳組合應該是三個人分別管產品、技術和運營,而且最好是懂產品的人做老大,因為最終一個公司的成敗,更多取決於產品有多優秀。請創業者們注意,這裡我講的“產品”的定義不是狹義的,而是泛指以產品為核心,同時對消費者行為、市場環境和公司戰略方向有深刻的理解和長期的布局,這樣的人比較適合做領袖。此外,三人組合還有一個好處,其中兩個人矛盾很大的時候,有一個人能起到調節的作用,公司管理就不容易陷入僵局,投票表決的時候也會相對容易。

隨著創業環境的改變,我個人認為今後創業者選擇“合夥”結構將會越來越多,美國的情況可以作為一個參照。近20年來,美國IT網際網路行業內的一些代表性公司如Microsoft、Yahoo、Google、YouTube、MySpace、Twitter等都是聯合創始人模式,也即我們所說的“合夥”方式,這種方式在美國已經變得越來越主流。

對早期VC來講,初創公司稚嫩一點、不成熟一點是很正常的,但關鍵要創始人懂得找到企業發展的路徑和團隊壯大的方式。我覺得如果這些創始人能早一點知道公司的短板在哪、自己的不足在哪,並儘快尋找恰當的解決方案,那么就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創業者。解決方案之一,可能就是我上面所講的“合夥”方式,用團隊組合來應對挑戰。

初創型公司創始人的領導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都非常重要,但能帶這個公司越走越遠的,是這個創始人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