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稱創業不該是就業遇挫後無奈選擇

XX年春節,休學後的李海峰留在南京沒回家過年,“當時我身無分文,只是空懷著一腔熱情,幸運的是我有我的團隊,我們互相支撐走了過來。有時我也會感到很落寞。記得去年一天,下著雨,該吃飯了還沒有吃,從快餐店買了點東西,但沒位子。當我拿著快餐,坐在外面石凳上時,突然覺得自己很可憐。”

如今李海峰有3個公司,他靠著堅持,在逐步盈利和積累資本。“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有創業的想法,這是好事,但堅持下來沒有?很多人做不到。年輕人剛出來的時候一無所有,別人不把你當回事,這時你就要向年長的人學習了,順著他們來,在既有的社會體系下讓自己運轉起來。”李海峰若有所思地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艱難創業中堅持的,目前還有東大04級計算機製圖專業學生史廣宇,他創辦了一家網路公司。“今天特別巧,我們的網站上線了,初步目標實現了,下面就是談項目了。”史廣宇高興地將網頁打開,記者看到這是一個簡樸簡潔卻充滿朝氣的網站,與其他軟體類網站不同。史廣宇剛進校時就有創業的夢想,畢業後一直堅持做這個公司,“因為公司還沒有盈利,畢業後,我一直靠兼職做IT培訓生活”。說起畢業後的境況,史廣宇顯得很平靜,“其實我手上有一張CCIE證書(這是全球網際網路領域最高級別的認證證書),就業的話工作會很好找,而且收入不錯。但是我依然選擇創辦這個網路公司,我不會放棄。”

東大有個大學生創業協會,潘勇濤曾負責這個協會的運作。他說:“很多同學都有創業的想法,但真正的創業者要具備很多方面的能力,如: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等等。”

據了解,今年江蘇南京地區有20萬名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加了2.4萬人。2月,南京市政府出台了《關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有20條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優惠政策。優惠政策相繼出台給大學生創業創造了良機,負責指導學生創業的東大團委科技部部長邱峰介紹說:“臨近畢業,每天都有很多學生來諮詢創業的事情,但我覺得對那些不具備創業素質的學生來說,就業比創業更適合。因為一名創業者要有很多素質,領導協調能力就很重要。”

如果把創業的資金、人才、技術、場地等比作“硬體”的話,那么創業的“軟體”包括市場調研能力和領導管理能力等。此外,李海峰還總結了很多創業的關鍵字:激情、堅持、韌性、學習、理念。雖然公司業務繁忙,但李海峰堅持每周去北京參加一個培訓班的學習:“我需要不斷學習,這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