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IT行業創業計畫書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主動或被動地走向自主創業之路。重視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觀念的培養以及創業能力的培訓是高校必須及時研究的重大課題。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中,應增設“科技創業”課程,有針對性地開設專題講座,“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與創業課程同步舉行,創業計畫可以作為畢業論文,以切實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有相同的理想,每個創業的大學生各有各的理想。毫無疑問,有人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的理想——試想想看,一個人帶著一撥弟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有錢大家分,是何等的快意!不需要看別人的眼色,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而且,可以過上別人八輩子沒見過的富裕生活,可以掌握別人八輩子沒有掌握的權力,何其的瀟灑,何其的快意!——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夢想,但成功的幾率又何其之小——中關村每年要成立成千上萬的公司,但三年後活下來的不到3%。至於大學生創業者,可能就是這3%裡面的3%。想創業的大學生們,這個數字絕對不是聳人聽聞。

有人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創業,到學校的路邊擺一個小攤、賣賣羊肉串,或者搞一個戶外用品商店,讓大學裡的哥們來捧捧場,或者弄個咖啡館、小餐館之類的——也許也能掙不少錢,但問題是,這也叫創業嗎?這樣創業何必上大學?

有人是為了賺錢。有了錢,可以有最好的房子,可以有最好的車子,可以吃最好的館子,可以找最漂亮的女朋友——不用看人家的眼色,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多好!每個人都希望多賺錢,賺錢不是什麼壞事吧?但創業一定是為了賺錢嗎?或者說,創業一定能賺到錢嗎?

在競爭激烈的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主意剛剛被想到,可能就有成千上萬的人同時想到了,同樣一個看起來有成功希望的商業模式其實會同時有好幾百家企業在實踐了,但是最終真正將之成功運作的可能就只有一家。這裡,除了各個模式本身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會存在小小的有可能導致不同結果的差異外,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是各個不同公司實際的運作能力。我想建立一個面向家庭pc用戶的虛擬娛樂社區,由聯想來做和由一個學生團隊來做,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同樣,如果涉及到對電子商務支付認證體系的操作,沒有銀行關係和背景實際也是死路一條的。

我們常常說"創業者應該做好自己最擅長的事情",這裡的擅長,不僅僅是指能力上,更是指在你所處環境的資源條件上。在設計自己的創業模式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對自身以及環境的條件有一個客觀的衡量,認清自己能做什麼,在什麼環節投入會取得最大的收益,而不是盲目地去模仿和追隨別人成功的模式。有一段時間年輕的創業者常常有一種錯誤的理解,以為簡單地做一個網站就是創業了,並且能夠成為楊致遠和張朝陽。現在大家已經漸漸冷靜並且明白:成功的故事不能copy.

隨著納斯達克股市的調整,學生創業也相應進入了一個低谷。憑著一個新奇的網站構想就能從風險投資家那裡獲得投資的光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vc已經非常務實和冷靜,他們更加看好的項目是那類具有internet套用前途的有獨創性和一定壁壘的技術,而在市場和管理方面的要求相對比較簡單。因為這是學生或者說其他沒有太多商業實踐經驗的年輕創業者比較容易實現的模式。這裡還有很多細節,比如對初創階段的技術型公司來說,是不是需要直接面向用戶市場就是一件要好好斟酌的事。如果你將自己的技術直接與最終客戶端套用掛鈎,就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市場能力、渠道、客戶基礎等各方面的資源,如果在現有基礎上並不能很好地把技術和市場幾方面的工作同時做好的話,那可能就不得不放棄那些看起來顯得附加值更高的模式,而在現階段首先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我覺得,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更不是每個人都能創業成功;年輕的時候,為了夢想,你可以選擇創業——一定會有人成功,但更多的人會失敗——我只是希望,每個人認準了自己的路,就一個勁的前行,絕不回頭——到了撞到南牆的時候,我們再回來——我們還年輕,我們還可以嘗試;只要我們心裡有夢,我們還有未來。——80後的大學生們,想清楚了,再來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