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課外輔導機構創業計畫書

第三部分:市場及swot分析

一、目標市場及市場容量分析:

1、國內基本的市場狀況

2005年中國教育市場需求達到4500億元,2006年則為5000億元以上,2007年教育支出突破萬億元大關,以10%的比例高居家庭消費需求第一位。近年來,中國教育培訓市場呈現強大的資本整合力,據某分析機構的公開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全年發生在教育培訓行業的投資事件24起,涉及投資金額3.26億美元,相比2007年1.50億美元的投資額,增幅達117%。其中2008年下半年投資額1.84億美元,相比上半年增幅達29.6%。無論從數量,還是已投資規模來看,在整個2008年當中,教育業可以算得上是金融風暴之下,vc、pe投資保持逆勢高速增長的少有行業之一。

全國中國小課外輔導市場是最受投資者關注的細分市場,目前,中國有超過70%的中國小生選擇用課外輔導的方式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衝刺階段的學生選擇課外輔導的比例更高,其中願意拿出上萬元為孩子買單的家長竟占到調查總數的1/3.僅2007年一年,就有6家中國小課外輔導機構獲得總額7000萬美元投資。約占教育行業投資總額的近30%.“按70%的比例計算,僅在中國各大城市,就有4000萬~5000萬的中國小生參加課外輔導,即便平均每年每人只花費1000元,這個市場也具有400億~500億元的規模。”上海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說。世界銀行曾發表報告稱,中國從國小到大學的學生人數占世界的17%,但是教育市場價值卻只占2%。從這一報告來看,中國小教輔的市場開發尚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在國內,中國小教輔市場已初步形成巨人教育、學大教育、卓越教育三家“巨頭”企業。2008年,三家企業分別獲得了2000萬、1000萬、800萬美元的投資。這三家企業的成功核心各有不同:“巨人教育”走的是全面化道路,課程從奧數、體育、英語等一應俱全;“學大教育”則通過“1對1個性化輔導”模式,滿足了高端家教市場的需求,目前已在全國開設了80多個學習中心,2008年營業收入達到了3億元;在廣東地區品牌第一的“卓越教育”則專注文化課培訓,尤其在中學課程輔導上尤為出色。

“富二代”培訓市場很大。成都三原外國語學校最近招了一個少年mba全球企業精英班,7萬元一年的學費,“培養未來的企業領袖和行業精英”的目標,使它有了“富二代班”的別稱。《2009胡潤百富榜》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有82.5萬個千萬富豪和5.1萬個億萬富豪,廣東省千萬富豪人數為13.7萬人,排名第二。“富二代”成為今年的流行辭彙,始於今年5月杭州一男子在人行道上被飛速行駛的跑車撞死,由於肇事者胡斌的“富二代”身份,輿論開始探討“富二代”身上體現的愛飆車、愛鬧事、愛炫富等各種惡行,進而反思“富二代”教育的缺失。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富裕起來的家庭越來越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出國留學和精英教育成為大多數家長的選擇。但“富二代”湧現出懶散、自私、沒有責任感等各種問題,說明現有教育方式顯然不夠,圍繞著“富二代”的教育還有待深化,培訓的市場將是一片藍海。據廣州一大型教輔機構負責人介紹,他們每年招收不少“富二代”學生,有些是總經理、董事長的孩子,數量可達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這部分孩子的輔導費用少則兩三萬元,高的達到七八萬元。而據僱主都是家產上千萬元的某親職教育集團負責人介紹,保教師月薪一般三千到五千元,一些好的保教師月薪是不封頂的。

目前,紛亂繁雜的中國小課外輔導市場正在走向三分天下的局面:家教、本校教師補習班和獨立輔導學校。但從發展趨勢上看,由於國家明令禁止“校中校”及學校內開設輔導班,大學生家教又難以產生專業化、規模化的經營模式,專業的教輔機構將是唯一能夠統一中國小教輔市場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