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計畫書:開家服裝店(1)

同時,國際品牌湧入中國一線城市勢不可當。真正的國際品牌直接進入中國後,中國的“大牌”童裝企業紛紛與國際品牌展開合作。過去,多數所謂“國際品牌”多為“授權品牌”,可以說是中西“混血”,而未來進入中國市場的將更多是血統純正的國際品牌。搶占與這些品牌合作的先機,一方面是化被動為主動,將競爭轉化為共贏;另一方面也是對自身品牌的提升與保護。

隨著我國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來,作為服裝市場組成之一的童裝市場已成為企業的一個新的競爭焦點。據最新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14歲以下的兒童人數占全國人口的25.4%,同時每年新增的嬰兒數約為XX多萬,再加上兒童生長發育的速度快,因而每個兒童每年對於服裝都會有新的需求,由此可見,我國童裝的市場潛力是多么驚人。但是,在我國的整個童裝行業中,童裝市場與日益擴大的消費需求還不能很好的融合,童裝市場還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童裝的產品結構不合理。童裝根據兒童的年齡變化應該有嬰兒服、幼童服、小童服、中童服和大童服五種類別。然而目前我國童裝市場的產品結構還不夠合理,市場上銷售的幼童服及小童服居多,而嬰兒服、中童服、大童服則偏少,尤其大童服裝更是嚴重缺少《服裝行業XX年報告》已指出,我國10歲~14歲人口占全部14歲以下人口的44%,童裝需求量占全部童裝需求量的48%。由此可見,大童服的市場需求量大。

根據消費人群的不同,服裝的價位可分為低、中、高三檔。目前我國童裝價位的總體特點是兩極分化,低檔次的和高價位的童裝不難買到,而中等價位的款式新穎、性價比高的童裝則較少。但在義烏調研時,很多接受調查的家長表示,孩子身體發育變化快,買的服裝不可能穿很久,故沒有必要去買高價位的服裝,而低價位的服裝質量、款式等又不盡如人意,所以還是想要中等價位的。

2.童裝設計水平比較低。法國莎娃設計中心設計師劉莎說,缺乏專業設計人才,整體設計水平有待提高,是形成目前童裝市場現狀的主要原因。據了解,目前我國專職童裝設計師數量非常有限,很多設計師主要以成人服裝設計為主,對於童裝只投入極少的精力。

童裝市場成功的關鍵在於設計和市場行銷能力。而目前我國童裝業在設計和布局上,相對處於初級階段,童裝設計主要停留在模仿國外同類產品的色彩、款式的表面水平上,對於國外童裝的設計理念、行銷模式等的學習卻不重視,因此許多新生品牌由於企業實力及行銷策略等原因,難以得到很好的發展。還有國外每年至少發布兩次童裝流行趨勢,有專業童裝書刊和著名童裝設計師,而我國幾乎沒有專業童裝的研究機構,更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研究發布童裝流行款式。

據調查,現今的孩子對於服裝款式的時尚化、個性化已經很敏感,超過80%的家長都願意讓孩子參與服裝的購買,孩子對父母購買童裝的決策有很高影響。所以設計上的“千牌一面”與“時尚、個性”相撞的結果就是供不符求,對供需方都產生影響,也給國外童裝品牌更多的市場空間。

3.國產童裝品牌缺乏競爭力。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王茁表示——設計理念陳舊、品牌文化缺失、市場定位偏差的通病已經成為限制童裝市場發展的瓶頸,品牌細分將成為中國童裝市場走出“小市場”的重要途徑。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少年兒童消費群體,但品牌童裝專業生產企業卻找不到200家,為兒童設計服裝的名師更是屈指可數。我國多數童裝企業責任心不強,市場競爭混亂,品牌良莠不齊。

目前我國童裝市場總體消費特點表現為:市場需求量大,但新生品牌難以滿足市場對其品牌的要求,許多企業往往把賺錢放在第一位,對品牌的建設根本沒有意識到。例如浙江湖州的織里鎮,註冊的童裝企業就近5000家,但是大部分的生產廠家重短期利益,輕品牌建設,生產的產品以中低檔為主,主要集中在批發市場銷售,相對於外國童裝品牌,其產品就缺乏品牌競爭力。據統計,現在國內童裝市場進口品牌已經占據50%的市場份額,而國內童裝生產企業,70%處於無品牌競爭狀態,有品牌的童裝也只占市場份額的30%。從市場銷售成績來看,海外以及合資童裝品牌在各大商場中都獲得良好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