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計畫書:中式快餐店

因為剛起步,規模不大,所以可以先利用自家的廚房作一些菜的初加工。門店的廚房以電為主要能源,煤氣等明火能源只在突然停電時使用,這是因為我的加工工藝只需使用電能就可以了,而且目前使用煤氣的成本已經相當高。

菜品:餐飲店要立足根基,最根本的就是菜品,無論裝修怎么考究,服務如何周到,出菜速度多少快捷,如果菜不好吃,照樣也沒人光顧,即便光顧那也已經不是真正的餐飲店了。同一道菜的口味要保持一致,不可以這次是這種風味,下次變成了另外一種風味,口味一旦確立就不能輕易改變。這個說起來似乎容易做起來卻是相當難,因為傳統中式菜複雜的加工烹飪過程中無論哪個環節出錯都會導致菜品的差異。其實這些正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研究的—標準化的做菜方法,目前我已經做出標準化的菜系,形成了五十多隻菜的特別配方,並能根據菜色搭配做出調整。

菜色:菜色太少會讓人覺得選擇面小甚至無菜可吃,過多又會使員工操作變得複雜由此也會增加門店的運營成本,因此提供多少菜色,如何確立菜色也是一個大問題。按照我目前的想法,每天要準備5個冷菜,30個品種的熱菜,包括自創的特色菜、家常的杭幫菜、粵菜以及川菜。然後每月進行統計,淘汰1—2個最少人點的菜,加進幾個新菜,品種控制在30個以內。菜色在保持全年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根據季節進行一定調整。

出菜速度:快餐相對於普通的餐飲,最大的特點就在“快”上,因此快餐還應在保證菜品的條件下,儘可能縮短出菜周期。而我的做菜方法正符合這一要求,能夠大大降低出菜所需時間,保證快速出菜。

不同時段的側重點:午餐和晚餐是中國人的正餐,應以炒菜為主,配以一定的冷菜,同時提供蓋澆飯;早餐由員工按配方做粥飯麵點;下午和夜宵提供休閒餐,以奶茶、冰品、麵點為主。冬天的時候再加上幾個特色火鍋。

菜價:定位在家常菜的水平,蔬菜5元/份,葷菜8---12元/份,套餐按照菜量和種類搭配不同定價在6---15元/份。各式小吃的定價視成本與市場價格而定。同時為了招睞更多顧客,每半月推出1—2個特價菜。

服務:任何一家企業如果沒有良好的服務就不能長久興旺地生存,服務的背後其實是員工的態度,只有員工滿意,才能讓顧客滿意。因此我們要對員工進行培訓和激勵,先培訓後上崗,同時門店制定細化標準以供實施操作與監督考核。有了滿意的員工,我們就能為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高品質的菜餚,快速的上菜速度。

我們做的中式快餐店的優勢就在於:

1. 多變的菜品,富含豐富的營養。

2. 有細化標準,能做到每種菜每次燒出來,口味能99%的相同。

3. 像西式快餐的出菜率。

4. 低廉適中的價格。

5. 乾淨整潔的廚房。

三、 業務擴展

門店要合理利用自身資源,裝修時就要在店前張貼海報,在附近的寫字樓和學校做一些宣傳,如發放傳單等,使目標客群及時得到訊息,主動與單位聯繫獲得工作餐訂單,減輕門店剛開張時的客源壓力。開張前向報社,電視台,廣播電台傳送信息,讓他們得到相關訊息,因為我們將是全國第一家不用明火烹飪,每道菜99%口味相同的中式快餐店。開始時也許並不能得到這些媒體的免費宣傳,但這多多少少也是對自身的一種廣告。

店發展到一定程度要在外面找較大規模的初加工場,運作成功後就可以著手開出分店,擴展是必然的,但是不能盲目,我們可以請老店的優秀員工過去主持分店,同時不能忽視管理和監督。開分店也可以選用特許加盟的方式,這在國內外的餐飲企業中已經運用得很多了,並且有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在這裡就不說了。

在一個城市發展到5家左右門店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網路接受訂餐,再把訂單傳給最近的門店,讓其提供送餐業務,這樣也使我們可以提供給顧客更為便捷的服務,同時也更好地擴大了自身的知名度。外省的分店,我們除了提供自己的經典和特色菜之外,還要根據顧客需要提供一些更適合當地口味的菜,那就需要我們請更多的廚師加入我們的團隊,或請他們進行指導,這樣我們的菜色也會大大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