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林:要做“天下豬倌第一家”

20年前,他毅然放棄了保送“重點大學”的機會,選擇考農業大學,為了養豬;13年前,他果斷地拋開“鐵飯碗”,東拼西湊的借錢蓋豬舍、買豬仔,親自當起“豬保姆”;他成功了,但他離“成功”還遠。因為他立志做世界豬倌“第一家”!

覺醒:父親養豬失敗,我要從這裡爬起!

秦英林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因為家裡窮,經常吃紅薯,甚至因此落下了胃病。有趣的是,兒童時代的秦英林學習成績非常差,在初二留級了三年才學會除法,但初三那年,他卻突然開始努力學習並以優異成績考上了當時本地最好的高中。

當時秦英林家裡一直都是靠務農維持生計,生活的艱辛讓他小小年紀就考慮起“脫貧致富”了。幾經對比,秦英林認為養豬興許能讓家裡人過上好一點的生活,於是把將這個想法告訴了把父親。

出於對“知識分子”兒子的信任,父親第二天就去拉了磚開始修豬舍。這一次父親總共投資了800多塊錢——在80年代這對於一個農民來說是筆“巨款”了——父親買來了20個小豬仔餵養,滿懷希望的看護這些小傢伙,但不久這些豬仔除了一頭“長白豬”(豬的一個品種)外,其他的19頭全部病死了。對於父親和整個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秦英林至今還清楚的記得,一向堅強的父親指著唯一倖存的“長白豬”苦笑著說:“還是‘長白豬‘好……”這一變故使他產生了棄學養豬致富的念頭。當他悄悄對母親說“媽,我想回來養豬,我爹太辛苦了”時,母親那複雜眼神令秦英林至今無法忘懷,那是一種欣慰,更是一種酸楚。

在母親的勸說下,秦英林又背著包回到了學校。他要做個硬漢子,要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來!這一次的挫折也令他真正開始了“養豬”的研究,他抓住一切機會從各個方面蒐集學習相關知識。這也是他走上養豬致富之路的人生起點…… 

抉擇:為學養豬放棄保送,我要走自己的路!

在學校表現優異的秦英林,臨高三畢業時被推薦去河南大學。那個年代推薦一名學生要經過各個方面調查討論,非常不容易,剛接到這個通知時秦英林也著實興奮了一把。但當他靜下來,他就一遍遍的責問自己:“我到底要做什麼?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好的豬倌,到河南大學我能實現我的理想嗎?”

抉擇是痛苦的,但秦英林很確信自己內心的答案。當他告訴老師自己要放棄保送報考農大,老師都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大家都以為他犯了傻。

憑著優異的成績,秦英林如願拿到了農大的通知書。可這個結果卻並不令父母高興。一次一個大叔就問父親:“你兒子學習那么好,考到哪個大學啦?”父親說“農業大學。”大叔笑著說:“那就頂於(方言:等如,和什麼一樣)沒考上。”父親也不做解釋,搖搖頭就回來了。這件事還是母親後來講給秦英林的。他不怨父親不理解他,因為他知道,父親是不甘心學習如此優秀的兒子放棄了那么好的機會……

就這樣,秦英林開始了自己的人生征途……

因為有著學習目的明確,秦英林非常刻苦,他還拿到了當時學校“解剖學”自創建以來的最高分——92分。與此同時,他對於學習養豬知識的渴求幾乎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先是向師兄借高年級關於養豬的書,等把課本都看完後,他又天天泡圖書室,圖書室關門了,他就去通宵教室繼續看。只要關於“養豬”的不管什麼書他都看,就連當時圖書室僅有幾本國外養豬的雜誌他也沒“放過”。

大學裡的艱苦學習,為他以後的科技養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拼搏:東拼西湊、起早貪黑,為自己的理想鼓帆航行

89年畢業後,秦英林被分配在一家公司工作了4年,並在90年結婚,這時他也算是個讓人羨慕的技術人員了。可他並不痛快:工作和自己目標差的太多,也無法發揮自己的專長。他總是念念不忘自己從未放棄的理想—“養豬”。

“我不能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不能讓4年自己的所學附之東流。”就這樣,他再次拾起了自己專業。最開始條件不成熟,他就用下班時間幫一個朋友辦豬廠,同時他還開始研製豬飼料,沒想到吃了飼料的豬長的真的更快,當時他真是高興壞了!

這時又正逢鄧小平南下講話,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浪潮,意氣風發的他也決定為實現自己理想的鼓帆航行。他從哥哥那裡借了8000元,又把弟弟準備蓋房的1萬多塊全拿來了。儘管如此,當豬舍蓋到一半的時候,兄弟們的血汗錢已經被花完了。秦英林記得很清楚的是,一天哥哥拉著他,掏著心窩子地說:“兄弟,現在把這些東西能賣的都賣了,虧了的,哥不怨你!”哥哥的話和眼神真的讓他傷透了心。

但從不認輸的他還是努力的堅持了下來,到最後,他終於有了自己的“豬廠”,雖然最初的豬場只有22頭豬……

看著自己親手餵養的小豬一個個長的又肥又壯,秦英林更加自信了。他相信自己的養豬技術能帶來巨大的價值,所以他從不忘記給自己充電。在上班期間,他一直都是白天聯繫業務,晚上和業務員門一起講課學習,並且經常通宵看書。他總是說:用知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致勝之道!

規劃:要做“天下豬倌第一家”,“這個行業沒人能和我競爭”

自己的“豬寶貝”三年後、五年後甚至十年後會是什麼樣子,秦英林一直都有著自己非常明確、又非常富於激情的目標。他說,在公司規模上,他希望未來能達到22-24萬出欄量,在國內達到第4位;同時,他還希望牧原養殖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育種公司。他強調說,“目前我國養豬在全球確實是霸王,但我們的豬種卻是從國外進口進來的,所以我做夢都想做中國的育種公司。”據悉,7月份牧原養殖有限公司將從加拿大進口500頭種豬,目的就是為了做育種公司。

在工作中,秦英林也越來越深刻的體驗到“做學問”的好處,經過自己和工作人員苦心研究,2003年的時候,公司每頭豬的飼料成本下降了128元!2004年,秦英林開和工作人員一起研製了“早期隔離斷奶技術”,豬一般21-28天斷奶,而他們把這個數字改寫到了14天!同時,他們還自己製造了液體飼餵儀器,使用效果也非常好。

秦英林總是說:“養豬這個行業其實很薄利,但科技養豬使我的養豬廠有了現在的規模”。每每提到公司,秦英林總是很自信,他說:我這個行業沒人能和我競爭,真的,就是因為技術!

感悟:不要埋怨,小處做起,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堅韌的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一樣,都要有過程,都需要堅韌的精神”是秦英林常說的一句話。應記者要求,他還特別對現在的大學生道出了自己作為過來人的肺腑之言:從小處做起,不要怕吃苦,苦中自有甜。他說:“在我剛畢業(92年)的時候,也和現在一些大學生一樣,總是嫌晚了,總是想自己要是趕到80年代就好了。但實際上什麼時候都不晚,在我之後我的表弟也開始養豬,他的規模也很大,我相信在今後還能有比我養豬養的更好的。機會對任何時候的人都是有的,要吃苦要學習,不要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努力。機會永遠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努力向上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他還說道:“現在很多孩子覺得農村苦,沒有發展空間,其實他們都應該到市、縣、村來看看,這裡的空間絕對超乎他們想像!”

特寫:妻子在背後

在採訪結束後,我們還有機會見到了秦英林的妻子。在沒見到她之前,我們一直在想一個億萬富翁的妻子應該是什麼樣子,一個一直默默無聞支持丈夫實現他並不為人羨慕的養豬事業最終走向成功的女人到底是什麼樣子?

中等身材,微微發福,一身淺灰色西裝,頭髮很短,顯然是特意為了我們的到來化了很淡的妝,她不漂亮,很客觀,至少不能用漂亮來形容,但是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氣質……

和丈夫在高中相識,聯考的時候兩人巧合的都選擇了畜牧專業。她沒有給我們講她和他的愛情,我想他們一定是很自然的走到一起的,象她這個人一樣,真誠沒有任何掩飾。

“有沒有覺得苦?”

“苦。”

“想過放棄嗎?”

“呵呵,沒有。亞洲金融危機那陣兒,廠子急需錢,可我們沒有錢,銀行答應借的錢也給不了我們,那么難我們也挺過來了。”

“養豬很髒,很累吧。”

“髒呀,剛開始沒錢僱人,我們得自己處理豬糞、自己給豬做截腸手術。”

“那為什麼不勸他放棄養豬?”

“從認識他那天起,”養豬“就是他的理想,因為是他想做的事情,我就支持他,從開始的願意支持,到後來很自然的支持他……”

“談談孩子吧。”

“孩子是妹妹給帶著的,9歲了,一周能見一次。孩子學習不是很好,但也過的去。我和他(秦英林)想,孩子學習好不好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會做人,做事。”(袁靜)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