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婚慶加盟”六大陷阱血本無歸


 
  今年婚慶市場特別火爆,婚慶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一些創業者認為,乾婚慶投入小,技術含量低,容易入門,從而紛紛加入。他們希望通過加盟的方式,迅速建立婚慶公司以賺“喜”錢。這使得一些打著“婚慶加盟”幌子的黑心公司嗅到了商機,卻讓不少人血本無歸。


  婚慶慶典協會作為行業協會,通過本報揭露了當前“婚慶加盟”中的六大陷阱,希望能引起從業者和消費者的注意。

  陷阱一:

  假加盟,真賣產品

  現象:這些人打出“免收加盟費”的口號,本身沒有做過幾場婚禮,也無實際操作經驗,卻從其他渠道弄來婚禮資料,打著“婚慶加盟”的旗號賣產品。一旦“圈錢”後,便逃之夭夭。

  對策:“特許經營”的定義是指通過簽訂契約,被特許人獲得使用特許人的商標、商號、經營模式等經營資源的權利,按照契約約定,在統一經營體系下從事經營活動,並向特許人支付加盟費,不再包括產品、設備、技術、專利等。因此,創業者在考慮婚慶加盟時,應深入了解對方的運作情況,觀摩婚慶服務,了解有無真正意義上的培訓等。如購買產品的費用占“加盟”的大頭甚至是全部的話,應提高警惕。

  陷阱二:

  只要有錢,來者不拒

  現象:這類盟主對加盟者不加考察,只要交加盟費即可。這就傳遞了一個警示信號——因為正規婚慶加盟總部為保證服務品質,對加盟者的資格會嚴格審核,如資金門檻、經營能力等。

  對策:申請人可提出了解有關特許經營的基本信息資料,包括特許人的名稱、住所、註冊資本、經營範圍、從事特許經營的年限等。不能在缺乏實地考察的情況下草率繳納加盟費或定金。

  陷阱三:

  誇大宣傳,投資回報過高

  現象:一些連鎖加盟方通過廣告,宣稱加盟該項目只需3個月或是半年就可收回數萬元投資,即高收入、無風險。實際情況遠非如此。

  對策:初創業者萬不可幻想一夜暴富。正常經營的婚慶加盟有一個投資回收過程,有了經營模式才有盈利的可能。

  陷阱四:

  “樣板店”是“加盟托”

  現象:一些盟主通過設計樣板店(實際上是其安排的“托”)來蒙蔽前往考察者,展示其“火爆”的生意。待創業者加盟了,便只顧收取加盟費、管理費,別的事情撒手不管。

  對策:創業者在做出加盟決策前,最好實地觀摩特許方幾次不同風格的婚禮操作以及接待客戶等方面的情況,而不是去指定的加盟店看店面。

  陷阱五:

  契約里設“埋伏”

  現象:很多打著“婚慶加盟”賣產品的特許加盟在授權時,承諾退換貨制度,讓加盟方覺得賣多少就賺多少。

 
實際上,在契約上“埋伏”他們回收產品的標準,文字模糊,一旦賣出即可以退回產品不符合要求為由拒收,使加盟者吃啞巴虧;也有人用沒有資格的主體和加盟者簽協定,一旦出問題令加盟者訴訟無門。
  對策:根據商務部XX年2月1日正式實施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對盟主涉及特許經營權的內容、期限、地點等14項內容詳細界定,以利於保護當事人的權益。因此,創業者在選擇連鎖項目加盟時,不能隨便在契約上籤字畫押,須仔細推敲條款,或請專業人士協助。

  陷阱六:

  加盟總部的經營者不專心

  現象:有些加盟總部並沒有長久經營的意願,只想在市場上撈一把就跑,或者本身是“為加盟而加盟”,不想去做婚禮。儘管現有的連鎖加盟體系還在持續擴展,但已把精力放在其他的加盟事業,使得加盟者找錯了“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