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範文

6、教師“成家”階段

第12年以後的一段時間,是教師“成家”階段。在成名教師當中,有些教師不滿足於在學科教學方面已有的建樹,繼續走教科研之路,並把研究的觸角伸到教書育人的各個方面,最終成為教育“名家”。

(三)把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框架:

確定個人的生涯目標。

樂在工作。

終身學習。

享受家庭生活。

安排正當休閒活動。

參與社區服務。

準備退休生活。

(四)掌握制定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和方法

1、充分認識自己發展狀況

了解自己可說是教師生涯規劃的首要步驟,它也是未來事業成功的保證。要通過自我反思,充分認識自己發展狀況。

1)何謂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各方面情況特別是教學的情況所進行的一種回顧、分析和總結。其中,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又稱為反思性實踐(reflectivepractice)或者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teaching),它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它要求教師具有作出理性的選擇並對選擇負責的能力。自我反思是生涯設計的基礎,是自我主動成長發展的基礎。

2)自我反思的作用

自我反思在教師的發展和成長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經驗的二十次重複;除非我們善於從經驗中汲取教訓,我們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

3)自我反思的內容框架

第一、自身素質特點的反思。反思自身素質,是為了搞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生涯設計中,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具體內容包括知識狀況、能力狀況、個性特點和總的特點。確定我是屬於何種類型和層次的教師

第二、成長環境的分析。分析成長的環境,如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和自己的家庭環境等。

第三、教學活動過程的反思。對教學活動的反思,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較長一段時間的反思,比如一個學期或者一周;一種是對一節課的反思。教學活動的反思是自身素質反思的具體化,通過教學活動,能夠更準確地反映自身素質如何;同時,教學活動的反思,對於及時地進行教學的調控,矯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很有價值的。反思的內容包括:教學的經驗、優點、成功之處;教學的教訓、問題;教學的類型和風格特點。

第四、成長曆程的反思。成長曆程的反思,有助於增強自己的生涯意識、成長意識、發展意識,有助於了解自己已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了解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

4)自我反思的方法

——日誌和日記

——通過與同事的對話

——填寫問卷調查表

——召開學生座談會

——檢查學生的作業

——出席會議與討論

——參觀考察與觀摩

——問題清單法

——成長自傳

2、了解教學工作特性

從教學的本質來看,教學活動通常具有幾種明顯的特性:

1)教學是一種互動

2)教學是種雙向的溝通

3)教學是一種關係適應

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群我關係,逐漸發展出關懷、體諒、接納與積極的性格,使學生養成樂觀進取的人生觀,無懼於失敗,產生自信,這時教師所扮演的是一個諮詢者的角色,輔導學生自我成長。允許出現與預先確定的教學設計相偏離的現象——目前觀點。鼓勵學生對教材自我解讀,通過設定問題情境作開放式把握,對某些結果和目標的偏離持寬容態度,重視教學信息的不確定性和教學結果的彈性,強調基於情境的評價(重過程、自我、表現性)等。

3、自我定位與目標設計

1)自我定位

要給自己一個比較符合實際又有挑戰性的定位。

自我定位包括兩點,一是對類型的定位,一是對層次水平的定位。

2)進行具體的目標設計

目標設計的內容,可以從兩個角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