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工程師職業生涯規劃

it領域有一個特殊的職業崗位---售前工程師,我們曾討論過售前工程師的成長曆程,這是一個極具挑戰、而又充滿魔力與新奇的崗位,尤其是對剛畢業不久、充滿朝氣的年輕人來說。曾經有很多朋友問我,售前工程師未來的職業生涯是什麼,一定要轉為銷售嗎?技術崗位的職業出路是什麼?往大里一些說,做技術的人在中國的企業公司里,未來是怎樣的呢?有人認為售前工程師就是忽悠客戶,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耍嘴皮子”,最高的境界就是沒有的說成有的,死的說成活的(現在有很多所謂的專業諮詢師就給人這樣的感覺)。這種觀點是對銷售工作的一種誤解,無論是售前工程師,還是銷售人員本身,完成銷售的過程就是與用戶建立信任、用心溝通的過程;你忽悠了用戶,只要有一次,失去了對你的信任,就沒人給你第二次溝通的機會了。售前工程師有自己的職業生涯,如同踏入這個門檻時是面對的挑戰一樣,售前工程師的未來也一直是充滿智慧與新奇。我以自身的經歷與售前技術圈裡同仁的發展,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示。售前工程師是介於銷售與技術支持之間的工作,它的目標是幫助銷售多簽單,簽大單。而能說服用戶的最終方式是幫助用戶理清自己的需求,找到最適合他的解決方案。進入售前工程師的門檻上是對技術理論與產品操作有較深的了解,你能說明白的前提是你懂得、你會用。成為一名售前工程師後,根據經驗積累與能力提升的程度,售前工程師的生涯可分為五種階段:

1、 銷售助手:崗位:售前工程師、銷售工程師主要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售前工程師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支持銷售的工作,包括產品交流、方案提供、編寫標書等,但成為銷售的夥伴,還需要正確理解銷售人員的真實意圖。不是每次與客戶交流都說同樣的東西,不是對一個產品的講解就像在背課文,也不是給客戶的方案就是公司的模板改為用戶名字就可以了,更不是編寫標書就是對著標書全盤拷貝“yes”…好的銷售人員對於用戶項目是有很強的推動作用的,每次見客戶都有不同的目的,你只有“理解”了銷售的真實目的,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才能不浪費銷售“辛辛苦苦”爭取的各種技術交流機會。一名售前工程師應該牢記:用戶不是我們的練兵場,拿用戶做“小白鼠”來提高自己的閱歷,是要付出昂貴代價的。成為銷售助手,就是能融入銷售的過程中,與銷售配合得默契,你的技術支持就像手術台上的助理大夫對主刀大夫的支持;大夫一伸手,你就遞上所需的工具,大夫一個眼神,你就報出需要的信息…助手就是表明你就像銷售“多”出來的手,如同銷售自己的手一樣靈活。

2、 銷售夥伴:崗位:售前經理、技術支持經理主要能力:引導需求與方案的能力說明:不是說售前工程師的能力提高就是當經理,就必須有行政職位。但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普遍事實(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不能逃脫這種文化環境的影響)。“學而優擇仕”的思想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社會的普遍認為:對知識分子的最好獎勵就是讓他做官,而不是給他優裕的工作、生活環境,讓他有更大的科技成果;因為在中國當官就意味著你可以支配更多的資源,擁有更優裕的工作環境;哪怕你占著當官的位置,不做任何當官者的工作。在中國有一個專用的名詞---待遇。所以中國的“院士”大多數都是在任的校長、院長、所長、局長、部長,反過來,你先當上這些“長”,被選拔為院士的可能性就更加容易。像陳景潤、袁隆平靠純技術出名的科學家畢竟很少,“牆內開花牆外紅”的例子是淒涼的,外國人認可了你是人才,中國社會才承認你;一旦承認了你的地位,還是要讓你做官,否則無法體現對你的“重視”。所以,在企業中,考量你能力的提高,評價企業是否認可你,就是看你是否擔任管理領導職務;沒有提你做領導,往往意味著還沒認可你的能力。當然這種文化與西方是不同的。售前工程師不僅是銷售人員的工作助手,還是要幫助他多簽單、簽大單。如何給銷售建設性的意見,如何從技術角度讓用戶認可我們的方案與產品?只是理解銷售的意圖,還是不夠的。銷售夥伴的含義是售前工程師幫助銷售完成技術工作的同時,還能提供銷售需要的信息,“創造”銷售需要的“新機遇”,如:分析競爭對手產品的技術優劣性,給客戶思路清晰、說服力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利用技術角色去獲取各種信息…作為銷售夥伴,你不再是銷售要什麼,才想什麼;而是主動營造銷售契機,發現銷售機會。在銷售沒有思路的時候,你有能力幫助銷售尋找到新的銷售思路。很多的售前工程師,在這個階段轉為專職銷售,因為他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