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法律專業職業規劃書

一、序言

九個禮拜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已經快告一段落了,現在的時間就是留給我們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早作打算準沒錯,何況是關乎自己前途與未來的職業規劃呢!更應該早點做準備了。九周的課成雖然短暫,但是教會了我們勾勒和描繪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相信,凡事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就會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自我剖析

1、我的性格

我的性格是典型的內向,說好聽了叫“內斂”,說難聽了叫“木訥”。但我並不沉悶,只要場合允許,我就能製造點歡樂的氣氛。按我自己的理解來說,我是個“極度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凡事總先看看壞處,然後又滿懷信心的去做。我對自己的沉著冷靜十分的欣賞,但是有時似乎用錯了地方,總讓人覺得我有些冷酷(我就不用“冷血”這個詞了)。我凡事都會去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不到最後一刻不會輕易放棄,當然也不會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用“內斂、冷靜、沉著、大膽、耐心、細緻、踏實、穩重、自信”,這些詞形容我自己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因為事實如此。

2、我的興趣

我的興趣不是很廣泛。有時看看時下熱播的電影、電視劇,跟志趣相投的同學朋友導論一下劇情,看看會不會看出什麼深層次的問題,能不能理解導演想表達的思想意圖。有時會一個人靜靜地聽聽音樂,陶醉在音樂中,回憶一下往事,體會一下物是人非的感覺。有時還會跟所謂的“藍顏知己”隔著電話探討一些自己都覺得無聊的問題,直到把對方說服為止,一邊享受著勝利者的快感,一邊溫習久違的友情。有時喜歡特別的安靜,比如一個人靜靜看看夜空,有時又喜歡熱鬧,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裡鑽。快樂別人,快樂自己,能讓自己的興趣有這種功能我很高興。

3、我的價值觀

關於價值觀,我特別認同一句話——知足者常樂。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塊乳酪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惦記別人的。我不會強求自己一定要對社會作出多么大的貢獻,無論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我知道那都是虛話、空話、套話,只有我努力做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那才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我的價值觀教我做好自己,不要好高騖遠、奢談空想。

4、自我能力

(1)來大學以前的能力

來大學以前,從國小到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生(當然是老師說的,自己跟別人比反而覺得什麼都不是)。每年的什麼榮譽都會落到我頭上,各類表彰大會總有我的身影。除了每年拿“三好生”、“優秀班乾”之外,高中時突然來了興致參加了市級的環保寫作大賽、全國英語大賽青海賽區決賽(寫作類),都拿了獎。說這些不是想炫耀,只是想說明我還算是個優秀的學生,我的寫作水平還是可以的(至少在中學階段)。

(2)來大學以後的能力

來大學以後的能力有的已經形成,有的正在努力培養中。

首先,已經形成的就是人際交往能力。我發現只要膽子夠大,夠真誠,突破人際雷區其實很簡單。因為所有人都喜歡開誠布公的人,所以坦誠、真實的與人交往是避開人際雷區的秘密武器。我還會多找機會、多與老師、師兄師姐、社會人士加強交流,爭取把自己的人脈關係打理好。這樣做不僅僅有利於以後的職業生涯,更重要的是能交到朋友。

其次,就是正在努力培養的一些專業技能。除了認真的學習自己的法學專業課程之外,我還在準備以下種種:大二下學期報名參加大學生英語等級考試,爭取一次性把四級拿下來;大三上學期報名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爭取拿到計算機二級證書;現在我還選修了教育學,大二下學期再選修一門教育心理學,大三參加全國國語等級考試,大四申請教師資格證;大四學開車,考駕駛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