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生涯規劃書範文

同一時間段,記者從市內幾家財會類培訓機構了解到:現在,參加會計“上崗證”培訓的人員,已經成為培訓機構的一大主要份額;學員群體更是多種多樣,有學過會計的大中專學生,有打算轉行的非會計專業學子,還有同樣為非會計出身的職場人士。

面對大家學習的熱情,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別看會計知識學著不難,但了解並不一定能夠做好;求學者在學習、考證的同時,一定要給自己做合理規劃。

[規劃1]了解企業需求

[規劃2]避免盲目考證

[規劃3]重視實踐

有多年從業以及教學經驗的李老師表示:一般意義上講,會計崗位多需要有工作經驗的人員,但對於廣大會計專業大學生來說,並非沒有經驗就找不到工作。建議科班學生畢業前,對會計基礎、初級會計等方面的知識要有比較紮實的掌握,隨時把握就業機遇。

專業教師任老師還透露:會計實務和各種法律法規是不可分割的。從業者除懂得會計行業操作方法、原則外,還要對稅法、稅收知識有著較為全面的了解,同時還要熟悉企業生產管理、人事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

除此之外,二位老師還不約而同地指出:會計行業喜好綜合型人才,從業者不但要專業功底過硬,還要擁有寬容、開朗、仔細、謹慎等性格。

專業老師告訴記者,學生參加會計從業資格培訓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單純為了上崗就業,有的則為了先拿著證書、了解知識、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一來,一些對這個行業不了解的學生便不由自主地陷入“盲目考證潮”,個別人甚至剛剛獲得上崗資格便開始著手挑戰註冊會計師考試,由於知識銜接斷層,難免出現屢戰屢敗的慘況。這是缺乏規劃的直接後果。

據他們建議:不是科班出身的人,開始時不妨沿襲“從業資格證——會計實戰——初級會計——中級會計”這樣的學習、考證過程,掌握會計最基本的理論、方法,站穩行業腳跟。而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分清職業方向:想從事會計系列工作的,可通過單位考核的方式拿到“高級會計”職稱、進而職業生涯得到更好的發展;想從事審計方向工作,可以備戰註冊會計師考試。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理論與實踐脫節,是眼下很多想涉足會計行業的求學者存在的最突出問題。業內老師透露:這樣的學生帶著考證的目的,單純背書,不但學得累,還不懂得操作。即便培訓畢業了,也很難被企業看中。

對此,他們認為:會計學習是“理論+實踐”的雙軌制,培訓機構倡導“做中學,學中做”的方法。如果條件允許,求學者在學習會計上崗證的同時,最好有一份出納工作,這樣,不但能了解到各類相關結算業務,學習過程還不會枯燥、方便將來順利過渡到會計工作。

另外,想做好優秀的會計從業者,要選擇各種機會,嘗試一個企業內部各個會計環節,如成本會計、主管會計等,這樣才能迅速從新手中脫穎而出,晉升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