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職業生涯規劃



6.發展創新原則。發揮員工的“創造性”這一點,在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時就應得到體現。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工作,並不是指制定一套規章程式,讓員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讓員工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創造組織效益的目的。還應當看到,一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不僅僅是職務上的提升,還包括工作內容的轉換或增加、責任範圍的擴大、創造性的增強等內在質量的變化。

7.全程推動原則。在實施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個環節上,對員工進行全過程的觀察、設計、實施和調整,以保證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活動的持續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證。

8.全面評價原則。為了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狀況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工作狀況有正確的了解,要由組織、員工個人、上級管理者、家庭成員以及社會有關方面對職業生涯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評價中,要特別注意下級對上級的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六步走

1.自我評估。主要包括對個人的需求、能力、興趣、性格、氣質等等的分析,以確定什麼樣的職業比較適合自己和自己具備哪些能力。

2.組織與社會環境分析。短期的規劃比較注重組織環境的分析,長期的規劃要地注重社會環境的分析。

3.生涯機會評估。生涯機會的評估包括對長期機會和短期機會的評估。通過對社會環境的分析,結合本人的具體情況,評估有哪些長期的發展機會;通過對組織環境的分析,評估組織內有哪些短期的發展機會。

4.生涯目標確定。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包括人生目標、長期目標、中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確定,它們分別與人生規劃、長期規劃、中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相對應。首先要根據個人的專業、性格、氣質和價值觀以及社會的發展趨勢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然後再把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細化,根據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組織環境制定相應的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5.制定行動方案。把目標轉化成具體的方案和措施。這一過程中比較重要的行動方案有職業生涯發展路線的選擇、職業的選擇,相應的教育和培訓計畫的制定。

6.評估與反饋。職業生涯規劃的評估與反饋過程是個人對自己的不斷認識過程,也是對社會的不斷認識過程,是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加有效的有力手段。

職業生涯規劃方式abcd

職業生涯目標規劃,應從一生的發展寫起,然後分別定出十年計畫,五年、三年、一年計畫,以及一月、一周、一日的計畫。計畫定好後,再從一日、一周、一月計畫實行下去,直至實現你的一年目標、三年目標、五年、十年目標。

未來發展目標:今生今世,你想乾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取得什麼成就?想成為哪一專業的佼佼者?十年大計:二十年計畫太長,容易令人泄氣,十年正合適,而且十年功夫足夠成就一件大事。今後十年,你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事業?將有多少收入,計畫多少固定資產投資?要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你的家庭與健康水平如何?把它們仔細地想清楚,一條一條地計畫好,記錄在案。

五年計畫:定出五年計畫的目的,是將十年大計分階段實施。並將計畫具體化,將目標進一步分解。

三年計畫:俗話說,五年計畫看頭三年。因此,你的三年計畫,要比五年計畫更具體、更詳細。因為計畫是你的行動準則。

明年計畫:定出明年的計畫,以及實現計畫的步驟、方法與時間表。務必具體、切實可行。如果從現在開始制定目標,則應單獨定出今年的計畫。

下月計畫:下月計畫應包括下月計畫做的工作,應完成的任務、質和量方面的要求,財務收支,計畫學習的新知識和有關信息,計畫結識的新朋友等等。

下周計畫:計畫的內容與月計畫相同。重點在於必須具體、詳細、數位化,切實可行。而且每周末提前計畫好下周的計畫。

明日計畫:取最重要的三件至五件事,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按先後順序排好隊,按計畫去做,可以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