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就業指導的理論教育,在實踐方面給與了更多的科學性和可用性的意見。高校就業指導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工作,在實際操作中會不斷地遇到問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當今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面臨的挑戰,積極有效的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高校就業指導進一步科學化發展的標誌。

5、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對社會的發展也有巨大的功用。有了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擇業就業不再那么盲目,而是根據自己理想的職業有計畫科學的進行適合的選擇,給自己合理的定位,在社會中儘量發揮自己的才能,提升自己的價值,使得社會分工有了最大程度的資源最佳化配置,有效地提高了整個社會國家的就業情況。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和理解上的誤區

第一,眾多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確切含義和重要意義尚不明晰。筆者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沒有任何概念。通過對襄樊學院XX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沒有職業規劃,對自己將來如何一步步晉升、發展沒有設計的占29.2%;有設計的占60.8%,而其中有明確設計的僅占9.9%。 即使對職業規劃有設計,也未免又過於理想化。有關專家認為,由於缺乏對行業、職位詳細信息的了解,體驗不到真實的職業環境,大學生職業規劃還停留在理想層面,目標遠大但缺乏可操作性。

第二,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認識比較薄弱。有些人認為如今的社會發展太快,尤其進入了信息化社會,許多的事情的是未知和無法預料的,正所謂“計畫趕不上變化”,打算得再多到時候也許什麼都用不上。其實恰恰相反,正因為社會發展的快,我們才應該未雨綢繆,為即將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有備而來應萬變之勢。機遇是什麼?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成功不僅僅是給那些只抓住機遇的人的,更多的青睞於既能抓住機遇又可以製造機遇的人,這一切都是要講求技巧和策略的,正確看待職業生涯規劃,並堅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才能將期望值過大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從理想變為現實。

第三,大學生普遍存在自我評價過高,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的現象,同時對自己職業發展期望值過大。主要表現為擇業過程中就高不就低,只注重“錢”而忽略“前”,只看好東部而鄙棄西部,只想著城市而忘記鄉鎮,只期待進大企業而不考慮小廠家,總之眼睛只向著大的(大機關、企業、公司),高的(高薪水、福利),強的(強的發展勁頭)瞄,而根本不睬小的(小地方),低的(低保障),弱的(弱基礎)。這無疑給學生的就業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同時給社會帶來了無比的壓力。

第四,就是對學歷和能力的問題不能有效的區分,誤將現在所學的專業等同於職業。現在社會上學歷高能力低的大學生多如牛毛,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都說學歷只是作為參考,關鍵是看工作中的實際工作能力。學歷從某種角度講就是表現為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和所接收的知識量,而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得通過實踐的考察才能見得分曉。能力牽扯的方面就太多了,他不單單是學習能力,還有諸如社交,運動,協調,組織等的能力。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的對策

首先,提高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中的思想上的認識,最好列為高校專業的教學工作計畫。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自主擇業的就業形式表現得越來越明顯,而大學生的職業意識,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社會的發展趨勢並不協調,導致許多大學生在擇業和就業過程中困難重重。現今大學生職業意識與競爭意識普遍淡薄,迫切需要改進就業指導的方式,運用科學的手段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建議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目的是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和學習,使大學生明白今後職業發展方向,確立大學期間的學習目標,制定出有序合理的學習計畫,全方面的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